圖片:Flickr 我之前提到過,華爾街日報每週一次的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專欄是個很棒的投資專欄,也是我每週必讀的文章之一,本週的文章內容同樣精采,寫的是跟風險(Risk)有關的內容,通常我們只要講到金融產品都會無可避面的也會提到 風險(Risk),例如投資股票或黃金等等的產品風險 (Risk) 很高,但是我們所說的風險 (Risk)其實是個很粗淺的概念,並沒有很清楚的去定義它指的到底是什麼? 本週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的文章就告訴我們,我們通常所說的 風險 (Risk)其實分成兩種: 輕微的風險(Shallow Risk) 與 嚴重的風險(Deep Risk) ,瞭解這兩種風險的不同對於我們在建立投資組合上會有很大的幫助,那這兩種風險指的又是什麼呢? 輕微的風險(Shallow Risk)指的就是某種資產價格突然的下跌,例如股價的下跌就是屬於這種,而這種風險就好像天氣有時是晴天,有時是雨天一樣,是無可避免的,除非你的資金是放在銀行存款,否則一定會有價格突然下跌的風險發生,但這種風險是短期的,不會是永久性的,所以是屬於 輕微的風險(Shallow Risk) 另一種風險就是 嚴重的風險(Deep Risk),有四種原因會造成這種風險的產生: 毀損(Devastation): 例如你買了了一個房地產,結果很倒楣的碰到嚴重的地震,火災或洪水,造成了房屋永久性的毀損,資金也就整個都泡湯了,這就是一種 嚴重的風險(Deep Risk),這種天災不是我們能事先知道的,所以避免的方法就是事前先買好相關的產物保險 徵收(Confiscation): 主要指的是政府所徵收的稅,自從塞浦路斯(Cyprus)發生政府讓存款戶負擔部分銀行的虧損之後,這種風險就更受到關注,避免遇到這種風險的方式就是分散投資甚至是跨國去投資 通貨緊縮(Deflation): 雖然過去數十年來,國際上除了日本之外,很少有國家曾經長期處於通貨緊縮,但仍然不能保證未來不會在其他國家發生,避免掉入這種風險的方式就是投資長期政府債券或國外的股票市場 通貨膨脹(Inflation): 這是嚴重的風險(Deep Risk)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投資債券能夠抵抗 通貨緊縮(Deflation),但是卻會在 通貨膨脹(Inflation)中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