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0的文章

我的「機器人理財」新創之路

圖片
20 多年前我加入了花旗銀行的財富管理部門,當時台灣花旗銀行才剛開始從事財富管理的業務,所以我也算是全台灣第一批做財富管理的人員之一,之後一路看著財富管理業務在台灣蓬勃的發展起來,20多年下來 , 財富管理業務幾乎是所有金融機構的主力業務,俗話說 : 「人不理財,財不理你」,投資理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十分的重要。雖然各家金融機構都有財富管理業務,但是民眾卻對財富管理的印象越來越差 。 原因很簡單,民眾的財富是被金融機構越理越少。金融機構強力推薦給客戶的產品通常都是對金融機構有利 ( 高佣金 ) ,而不是民眾真正需要的產品,再加上金融機構的業務制度是賺取民眾購買產品的手續費,獎勵與考核制度的影響之下,金融機構的人員就會勸誘客戶不斷地轉換金融投資產品,客戶也不斷地支付買賣的手續費用 , 最後金融機構賺飽了客戶的手續費用,民眾卻都賺不到錢 ! 相信上述的情況很多人都能夠感同身受,我身為財富管理領域中的一員自然更是理解這個亂象,過程中也一直希望能夠改變這種現象,但是一個個人在大機構中能做的改變與影響是很有限的 ,即使我當時已經是銀行的副總經理職務了 ,能夠做的影響還是很有限 。多年前我看到美國機器人理財 (robo-advisor) 業務的快速興起,感到很好奇,經過仔細研究之下發現,這種財富管理模式才是對民眾最好的模式,主要的改變有三個 : 1. 管理費收費模式 : 機器人理財不收客戶買賣手續費,而是收取根據客戶的資產規模收取一定比例的資產管理費,這樣的收費模式有效的降低民眾短進短出的現象,進而讓客戶能夠長期投資,讓民眾真正賺到投資所產生 " 複利 " 的效果 ,美國目前財富管理的模式中有2/3都是採用管理費的方式收費 ,且數量還在上升 ,只有1/3是仍然採用手續費收費的模式 ,但台灣絕大多數的金融機構依然是採用手續費收費的模式 。 2. 採用內含管理費極低的 ETF 產品 : 目前國際上的財富管理趨勢,主動式基金的資金大量的流出,而被動式的 ETF 資金卻是大量的流入 ( 特別是那些內含管理費極低的 ETF) ,原因很簡單 ,主動式基金的管理費用太高了 ,對民眾極為不利 。 一般海外基金的內含管理費大約是 2%-2.5%(每年) ,而國外很多同類型 ETF 的內含管理費卻只有 0.1%(每年) 以下,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