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分享了Barry Ritholtz的12個投資準則的 上半段 ,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下半段的6個投資準則: 了解自己的心理運作 :很多投資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在跟機構法人,基金公司,券商,投顧,其他的投資人在競爭,要投資賺錢就必須打敗上述這些人,非也,投資人真正需要打敗的對手不是這些人,而是自己,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自己的心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大腦在遇到投資事務的時候,會產生一些反應,而這些反應會阻礙我們成功的投資,常見的反應就是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 ),規避風險( risk averse ),羊群效應( herd behavior ),確認偏差( confirmation bias )等等,這些都是會阻礙我們成功投資的障礙,因此了解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才能夠克服這些障礙進而成為成功投資人 當自己犯錯的時候就勇於承認錯誤 :我們都是凡人,凡人都會犯錯,在投資上更是如此,想像一個職業棒球選手,如果打擊率達到0.333他就是個明星球員了,但這表示他每三次上場打擊,有兩次是沒有辦法上壘的,再厲害的球員都不可能每次都能夠成功的打擊上壘,即使連 股神巴菲特 ,每天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的資料,他也承認不可能每次都判斷正確,當發現錯誤的時候,他就是承認錯誤,並立刻改進錯誤,前面提到,投資人通常為什麼不願意虧損的投資,原因之一就是不願意承認錯誤 了解金融市場的運作與經濟的循環 :當我們每天花時間關注金融市場變化的時候,很容易就會陷入"見樹不見林"的情況,漸漸的就會忽略了市場的循環,在投資上要時時提醒自己關注長期的趨勢,當你越能夠用長期的趨勢來看待市場,你成功的機會就會越高,短期有很多的因素都會干擾著市場的變動,甚至讓你認為市場將會永遠的上漲,例如1999年,2007年的美國股市一樣,而2008年金融危機主要就是美國金融機構過度擴張信用(leverage)所造成的結果,因此之後美國也就進入了去槓桿化(deleverage)的階段,這就是目前的循環 ,但如果我們觀察歷史的紀錄就會發現,這種現象過去也曾經發生過,所以金融市場的運作都是有循環的,沒有哪一次是不一樣的 保持謹慎好奇的態度 :投資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投資領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身為投資人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找到一種絕佳必勝的投資方法,能夠百戰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