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的實際"量價關係"可能跟股市老師們說的不一樣!

資料來源 :Pension Partners 每天打開股票評論的電視節目 , 最常會聽到的一種講法就是 : 看股市的後續發展要看量的變化 , 如果股價上漲有量 , 那麼表示買盤強勁 , 後市可期 , 反之如果上漲無量 , 表示買盤的動能不足 , 後續上攻的力道就有限 , 所以股價上漲必須伴隨著成交量的上升才是健康的 , 那股價下跌呢 ? 大家最怕聽到的就是爆大量下跌 , 表示賣壓沉重 , 後市看壞 , 反之如果是價跌量縮 , 那麼顯示賣方可能只是紙老虎 , 不足為懼 , 股價後續下跌有限 , 上述股市的量價關係是很多投資人耳熟能詳且視為理所當然的 , 但你有想過真的是如此嗎 ? Pension Partners 部落格裡面有一篇文章統計了從 2009 年 3 月到現在的美國股市表現 , 這段期間共有 1848 個交易日 , 其中 10 個交易日累積起來下跌 5% 以上的次數有 59 次 , 而 10 個交易日累積起來上漲 5% 以上的次數有 98 次 , 在這些下跌超過 5% 以上與上漲超過 5% 以上的期間 , 股市成交量的變化如下 : 10 個交易日累積起來下跌 5% 以上 , 成交量平均為 337 億美金 10 個交易日累積起來上漲 5% 以上 , 成交量平均為 217 億美金 如果按照我們經常聽到的股市量價關係理論 , 這就是典型的下跌量大 , 上漲量小的情況 , 以股市 " 老師 " 們的說法 , 這顯示股市的後續發展是不利的 , 下跌的機率很高 , 是空頭市場的徵兆 ! 文章中提到 , 這也是為什麼過去這幾年 , 每當股市出現較大跌幅的時候 , 就有很多股市 " 老師 " 會告訴投資人趕快逃吧 , 因為股市即將大跌 , 空頭來臨了 ! 但結果是 , 股市一路上漲了 264%! 這個例子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 知名行為經濟學大師 Daniel Kahneman 曾說過 , 他第一次到華爾街拜訪一家知名基金公司時 , 當時他對於金融市場並不瞭解 , 但他很好奇的問這些基金經理人 : 當你買進或賣出的時候 , 通常你的交易對手是誰 ? 這些基金經理人說 : 通常是另外一家機構法人的經理人 ,Daniel Kahneman 繼續問到 : 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