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簡單的2招快速判斷投資產品是好是壞?



許多人在面對金融機構不斷推陳出新的金融產品時,常常都是有聽沒有懂,不知道如何選擇。因為金融產品的說明書經常會有一大堆金融專業名詞,看的"霧煞煞"又不知從何問起,所以常常最後投資了一些自己都搞不清楚的東西,等到出問題了才又怪罪金融機構沒有講清楚,此時往往為時已晚,因為申購書是自己簽的名字,最後通常還是自己必須負擔主要的責任。要避免未來再碰到類似的問題,最好自己還是學會如何判斷比較好,這裡就跟大家分享一個簡單快速的判斷方法

第一步, 首先看這個金融產品的結構是不是很複雜如果是,就不要投資

還記得以前讓許多散戶投資人虧損慘重的結構式產品(structured notes)還有最近幾年讓很多企業法人中招的衍生性金融商品如TRF(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這些產品的共通點就是產品的設計結構很複雜,這類產品的實際投資表現可能會跟投資人自己想像的差距很大。這幾年美國很多金融機構都因為金融產品的不當銷售受到政府的處罰,例如美林證券公司因為在2010年的時候銷售了一檔5年期的結構式產品(structured notes)給客戶,結果該產品到期時竟然已經下跌了95%所以,投資人要記得,複雜的金融產品通常都不是好選擇

第二步,這個金融產品是不是手續費用很高如果是,就不要投資

代客操作的老師,避險基金經理人...等等往往都會給人聰明專業很會投資等等的印象,所以很多人自然會假設,資金交給這些人去投資當然會比自己投資來的好,即使這些人收費都很昂貴,只要投資績效更好似乎也沒有關係。但重點是,這些人真的比較會投資嗎簡單的答案是:沒有。舉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後的週五發生的事情為例,當全球股票市場都受到英國公投結果的影響而大跌時,理論上來說那些避險基金應該受到的影響較小,因為這些基金有比較靈活的操作策略,多空都可以操作,也可以用複雜的衍生性金融產品來避險。但根據摩根史坦利銀行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當天絕大多數的股票型避險基金都同樣虧損嚴重。當天歐洲股票型避險基金平均虧損9.7%美國股票型避險基金平均虧損4.6%下跌幅度甚至都超過相對應的股票指數。當然這不代表市場上沒有真正的投資高手,但有趣的一點是,真的頂尖投資高手並不需要你的資金,你想投資他也不會要,而會想要你的資金的人,絕大多數卻都不是真正的高手。所以"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在金融市場上並不適用。

以上就是2招快速判斷投資產品的方法,你學到了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的「機器人理財」新創之路

誰比較容易陷入卡債的陷阱:是男生? 還是女生? (資訊圖表)

20個關於投資非常重要的觀念

簡單是複雜的極致表現

金融業的菜鳥們,這些事你都做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