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投資建議不等於有用的投資建議

買進市場的強勢股 , 賣出市場的弱勢股 , 這是很多股市投資老手經常會說的話 , 用比較專業的財經術語來說 , 這就是所謂的 ” 動能投資法 (Momentum Investing) ,市場上也有一些書籍專門教投資人如何運用這種動能投資法來增加投資報酬率。動能投資法有沒有效呢 ? 某種程度來說,這是有效的,股價的上升或下降是由所有參與投資的人的行為 ( 或更正確的說是心理 ) 所影響的,當多數人認為股價還會繼續上漲,願意用更高的價位買進時,就會推升股價的上漲,所以當股價創新高的時候,往往之後的股價還會續創新高,之後繼續上漲的機率會大於下跌的機率,就如同這幾年的美國股市一樣,所以我在過去的文章中 ( 打鐵要趁熱 ) 曾經說過,股價創新高通常表示的是股價未來看漲而不是看跌,這就是動能的影響。 連人稱效率市場假說之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金.法瑪 (Eugene Fama) 教授就曾說 : “ 股市中最奇怪的現象之一當屬動能了,過去一年表現較差的股票通常在未來幾個月也會是表現較差,反之,過去一年表現較好的股票,通常未來幾個月也會表現較好 所以,動能的現象的確是存在股市當中的,但問題是,投資人能夠將這種現象轉換成可以獲利的一種投資策略嗎 ? 美國一家研究機構 Research Affiliates 最近有一篇研究報告,標題是 : 動能投資法有效嗎 ?(Can Momentum Investing Be Saved) ,該報告研究了美國市場上所有共同基金,只要基金的名稱當中有包含有動能 (Momentum) 的字樣都納入研究的樣本當中,結果得到的結論是 : “ 美國市場上,沒有任何一檔名稱中含有動能字樣的基金,能夠從基金開始成立至今 ( 扣除管理費用 ) 創造比大盤指數更高的投資績效,更糟的是,由於這類的基金在 2008-2009 金融海嘯期間都損失慘重,許多基金的淨值至今仍然低於 2007 年的高點甚至還低於 1999 年的高點,也就是說,這類的基金已經長達 18 年無法創造出令人滿意的好成績 ” 這個研究結果清楚的顯示出,即使股市當中的確存在著動能 (Momentum) 的現象,但要將這種現象轉化成可以獲利的模式還是很困難的,研究報告中也特別舉出了用這種方法來投資會發生的幾個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