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這五個因素,你就能夠比90%的投資人做出更為正確的判斷!

圖片:Flickr
媒體報導:美國政府持續局部關門,兩黨尚未在提高債務上限取得共識,政治僵局依然嚴重,美國有債務違約的風險,這些新聞看的令人感到不安,特別是如果你有美國股市的投資部位的話,不是嗎?
奈特.席佛(Nate Silver)在他的"精準預測"這本書中提到:"在經濟學的領域當中,資訊中的雜訊(noise)非常的多,如果將一堆包含許多雜訊的資料混在一起,誤把相關當作成因果關係,那麼就必然會做出錯的預測",而上述這些資訊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就是雜訊(noise)而不是有用的訊號(signal),因為這些事情對金融市場只會有短期的影響,事情過後市場自然就會忽略這些訊息
你可能會問,那麼投資人應該關注哪些資訊呢?哪些事情才是屬於有用的訊號(signal)而不是雜訊(noise)呢?The Big Picture的版主Barry Ritholtz建議投資人關注下列五項事情:
- 股價的價值(valuation):目前的股價跟長期的平均相比是相對較高還是較低?差距有多大?
- 經濟的趨勢(trend):目前的經濟循環是屬於擴張還是衰退?
- 通貨膨脹(inflation):目前的通貨膨脹是溫和還是嚴重?
- 企業盈餘(earning):企業的盈餘情況是好轉還是惡化?
- 融資條件(credit):目前的利率水準為何?走勢是往上還是往下?企業融資的成本是很高還是很低?
Barry Ritholtz說如果你能夠將注意力放在上述這五點,那麼你將會比90%的投資人做出更正確的市場走勢判斷!
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的意見分享,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