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測試你自己(或你的理財專員)的好時機



"投資人經歷了股市50-70%的上漲之後,卻被5-7%的跌幅嚇到了,這告訴了我們,人們規避損失的心理影響有多大"
                                                                                                                         --知名財經部落客Ben Carlson




美國股市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平靜之後,上週五與昨天美國科技類股連2天出現了下跌,特別是龍頭股如蘋果臉書GoogleAmazon等均有較大幅度的下跌,媒體都以較聳動的標題來形容這兩天的下跌,如知名投資銀行大幅調降股價目標,投資人拋售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看到股市的波動,你的心情是不是也有所變化呢

過去半年來,股市是穩定的持續上漲,下跌的時候很少幅度也很小,讓人感覺好像股市似乎永遠只有往上一個方向,這是投資人所能經歷最好的時刻。當股市處在這種情況的時候,每個人的心情都是冷靜的,大家都是理性的投資人但是當股市開始波動的時候,就可以看出來誰還能夠保持冷靜,誰才真正是理性的投資人。我在前幾天的一篇文章寫到,很多學術研究都發現,基金持有人的報酬率遠低於基金本身的報酬率,其原因就是投資人的心理因素所造成,特別是當市場波動的時候,心理的因素就會造成錯誤的行為,這樣的行為有可能是自己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你的理財專員所造成的。

知名華爾街專欄作家Jason Zweig一篇文章中寫到

"過去數十年來,華爾街喜歡嘲笑散戶投資人總是不斷在錯誤的時候買進或賣出錯誤的標的,這樣的批評是有道理的,散戶投資人喜歡追逐熱門的標的,當某支股票熱門的時候,散戶投資人就爭先恐後的搶進,而當熱度退燒了之後,就爭先恐後的賣出從早期的債券基金新興市場基金2000年的網路科技股票到2007年的房地產相關金融產品都可以看到這種現象….......但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卻又會覺得這很奇怪因為數十年前很多散戶投資人都是自己做投資決策的,當時他們的資訊很有限,在資訊與理財教育都缺乏的情況下,做出錯誤的決策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天,超過80%的基金持有人都是透過某個理財專員投資基金的,照理來說這些理財專員應該要能夠協助投資人做正確的投資決策才對,不是嗎有學術研究利用所謂的"秘密購買者(mystery shopper)"的方式進行調查發現,即使有理財專員的協助,投資人的投資結果並沒有比較好,因為"有時是投資人自己想做出錯誤的投資行為,但理財專員沒有制止"或者"理財專員做出錯誤的投資建議,而投資人就聽信了錯誤的建議",研究發現,大多數的理財專員會給出一些投資人自己想要聽的建議(但不一定是正確的建議),這麼做只會是在火上加油而已"

當股市出現較大波動的時候,正是投資人應該要更加冷靜的時候,如果你的情緒已經出現了一些變化,最好的辦法就是最近暫時都不要去看相關的財經新聞或與他人討論,避開這些會影響情緒的因素。你可能會說,這是鴕鳥的心態,沒錯,因為有些人就是很容易會受到這些資訊的影響,所以長期投資人就是需要有一些鴕鳥的心態,而且此時也是檢視你自己與你的理財專員最好的時機,能在股市波動的時候幫助你冷靜下來的就是好的理財專員應該有的反應。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的「機器人理財」新創之路

誰比較容易陷入卡債的陷阱:是男生? 還是女生? (資訊圖表)

20個關於投資非常重要的觀念

簡單是複雜的極致表現

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資訊圖表(Infograph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