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16的文章

為什麼人們常常會不聽專家的警告而做出相反的決定?

圖片
再過8 天英國即將舉行公投已決定是否繼續留在歐盟 , 即使英國的專家學者們不斷警告民眾 , 如果公投決定是要脫離歐盟 , 英國短期內將會面臨經濟上的困境 , 英國央行總裁 Mark Carney 在最近舉行的記者會上直接說 , 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就是 : 經濟衰退 ! 一般民眾很少會從央行總裁口中聽到這樣的說法 , 可見事態之嚴重 , 但即使政府學者不斷的提出警告 ,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民調統計 , 目前支持留在歐盟與支持脫離歐盟的比率是 44:47,支持脫離者略微領先 ! 除了英國 , 美國同樣碰到麻煩 , 房地產大亨川普在剛開始大家以看笑話的情況下參選 , 結果竟然一路過關斬將成了共和黨的正式候選人 , 在川普的參選過程中 , 美國許多學者不斷警告民眾 , 川普是一個 " 麻煩 " 的候選人 , 如果他真的當選美國總統 , 美國的未來將會變得非常不可預測 ! 但即使如此 , 選民們對他的支持依然持續攀高 , 最近債券天王 Jeffrey Gundlach 就說 : 我想你 ( 投資人 ) 應該要開始為川普將成為總統這個事情最好準備了 ! 這兩個例子反應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 為什麼人們常常會不聽專家的勸告而會做出相反的決定 ? The conversation 網站 中有一篇文章特別針對這個問題做出探討 , 文章中說 , 一個常見的答案就是 : 民眾都是比較無知的 ! 但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事實根據 , 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民眾平均學歷都不低 , 也比過去歷史任何時候都高 , 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 另一種答案是說 : 民眾有自己的想法且對於 " 專家 " 越來越不信任 , 但這種說法也沒有事實根據 , 因為很多研究結果顯示 , 民眾對於 " 專家 " 的信賴度依然很高 , 那為什麼會如此呢 ? 比較可能的答案可以用行為經濟學 (Behavioral Economics) 來解釋 : 人類的大腦對於判斷複雜的問題本來就不是很靈光 ! 當面對很複雜的問題時 , 人類的大腦習慣用簡單也快速的決策來面對 , 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認知偏差 (cognitive biases), 民眾會想 : 英國脫離歐盟之後會如何 ? 不知道也很難正確的判斷 , 可能性太多種了

如何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圖片
via GIPHY 行為經濟學 (Behavioral Economics) 是近年來新興的經濟學領域 , 傳統經濟學理論認為人們是理性的 , 總是能夠運用所知的資訊做出最理性且正確的判斷 , 但無數的觀察與例子讓人們覺得這個理論的說法並不正確 , 於是行為經濟學 (Behavioral Economy) 產生了 , 它結合了心理學等其他領域從根本上否定了傳統經濟學的看法 , 而認為人們並非是理性的 , 人們在做出判斷的時候經常會受到大腦或情緒的影響而做出不理性的決策 , 這個理論讓很多以前無法解釋清楚的事情獲得了比較合理的解釋 當人們面對投資的時候 , 常常都會不自覺的做出錯誤的判斷 , 很常見的一個例子就是人們經常會高估了自己的表現與判斷能力 , 心理學上稱之為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 知名財經作家 Morgan Housel 在其專欄文章中提到 , 十多年前有兩個經濟學家詢問了一群投資人 , 他們自己認為過去他們的投資績效平均大概表現是如何 ? 之後經濟學家將這些人自己認為的成績表現與實際的績效做比較 , 發現這群投資人自己的看法與實際相差很大 , 平均將自己的表現高估了每年 11% 之多 ! 這就是典型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 的情況 文章中他提到 , 他曾經詢問過知名行為經濟學大師同時也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aniel Kahneman, 人們如何克服才能夠做出更好的投資決策 , 這位大師給了三點建議 : 1 做投資決策前 , 盡量詢問更多人的意見 2 做投資決策前 , 詢問跟自己持不同看法的人的意見 3 做投資決策前 , 詢問比自己冷靜的人的意見 能做到這三點 , 將會讓你做出錯誤投資決策的機會降低許多 , 下次要做出重大投資決策前 , 想想這三點應該會很有幫助的 !

Jason Zweig教你如何判斷是否該投資美國,歐洲還是新興市場股票?

圖片
via GIPHY 一個世紀以前知名財經學者葛拉漢同時也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師就說過 : 投資人最大的敵人就是 --- 自己 , 因為當人們碰到投資的時候 , 往往就會不自覺的陷入錯誤的行為陷阱當中 , 當股市上漲的時候人們會感到興奮而想要去追高買進 , 反之 , 當股市下跌的時候 , 就會感到恐慌而殺低賣出 , 所以巴菲特才會說 : 當別人貪婪的時候你應該恐懼 , 當別人恐懼的時候你應該貪婪 , 但說的容易 , 做起來卻是十分的困難 , 這也難怪成功的投資大師總是少數 , 因為要成功投資某種程度來說 , 在投資行為上必須要違反人性才做的到 華爾街日報最著名的專欄作家 Jason Zweig 最近的專欄文章中就提到 : " 我自己有一套理論 EMH, 這指的不是投資學所說的效率市場假說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而是我稱為 催吐劑市場假說 (Emetic Market Hypothesis) , 意思是說 , 假如你投資某項資產會讓你感到肚子絞痛且渾身不舒服 , 那麼這項資產可能才是你最應該投資的 " Jason Zweig 在文章中解釋 , 經過多年的上漲 , 投資人已經習慣於投資美國的股票與債券市場 , 而遠離歐洲與新興市場股票 , 因為這兩個市場的表現比美國差很多 , 例如過去這一年 , 美國股市雖然跌了 1.4%, 但是歐洲股市下跌了 12%, 而新興市場股市更是下跌了 21.8%, 所以根據統計 , 光是今年 1 月到 4 月 , 投資人就從歐洲股市撤出了 75 億美金的資金 , 過去這一年 , 投資人更是從新興市場股市撤出了 240 億美金之多 ! 過去這段時間歐洲股市與新興市場的壞消息可說是嚇壞了投資人 , 於是投資人紛紛將資金集中在美國市場 , 但根據 Jason Zweig 自己的催吐劑市場假說 (Emetic Market Hypothesis) 理論 , 他認為或許投資人現在更應該要買進歐洲與新興市場股市才對 ! 很有意思的理論 , 也很有道理 , 你認為呢 ?

最重要的投資專家

圖片
近日看到一篇文章很有意思 , 作者整理了從上個世紀初到現在他認為最重要的投資專家 , 作者一共列出了 67 位最重要的投資專家 , 這些人包括了交易員 , 基金經理人 , 投資者 , 經濟學家 , 諾貝爾獎得主等 , 有的人經典的傳奇人物如 Bernard Baruch( 傳說中在華爾街跟擦鞋童的對話就是他 ), 還有投機大師 Jesse Livermore, 有的人是投資績效卓著如巴菲特與其夥伴曼格 , 有的人是對於投資理論做出重大的貢獻如巴菲特的老師 Benjamin Graham, 諾貝爾獎得主 Gene Fama, 行為經濟學大師 Daniel Kahneman 等 , 還有 2008 年金融海嘯後竄起的投資明星如新債券天王 Jeff Gundlach 和避險基金經理人 David Einhorn 等 , 名單中有許多人目前仍然在管理著投資人的資金 這些人毫無疑問都是過去與當今影響著投資界最重要的人物 , 認識這些人對於了解投資理論的歷史 , 演變的過程 , 目前主流的看法等都有許多的幫助 , 也有助於了解這些投資大師們成功的原因 , 作者整理列出這些人物 , 他自己列出了 10 點他的觀察 , 在這裡我分享其中的幾點 : l   名單中可以發現,這些人以白人居多且全部都是男性 ( 這也反應出投資界主要是西方男人所主導的領域 ) l   名單中最年輕的是避險基金經理人 David Einhorn ,他是 1968 年出生現今已經 48 歲了 ( 這部分顯示了在當今資訊普及的時代,要投資勝出已經是越來越困難的事情了 ) l   名單中的人都相當的聰明,但有一點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也都出生在很幸運的年代裡面,在這些人工作的期間,美國 S&P500 指數平均 25 年的漲幅是 1463%!( 這也是巴菲特所說的 ” 卵巢彩票 Ovarian Lottery” ,意思就是說幸運的出生在對的地方、對的時候,他認為自己就是如此,絕大多數人的成功其實都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面,只是外人或自己往往刻意忽略這點 ) l   以做空股票出名的 Jim Chanos 也在名單當中,從他開始工作以來美國 S&P500 指數共上漲了 2451% ,在這樣的環境下他能夠以放空為主並取得優異的投資績效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