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1月, 2016的文章

未來經濟的展望

via GIPHY 即將到了歲末年終的時候 , 許多財經部落客都紛紛發表自己對於未來經濟的看法 , 這一個是 The Aleph Blog 裡面的文章 , 作者列出幾點他對於目前經濟的看法 , 我個人認為寫得不錯 , 擷取幾點與大家分享 : 美國的經濟比全球其他主要國家都還好 , 只是證券資產的價格已經差不多都反應了這個情況 在美國的經濟出問題之前 , 日本 , 中國 , 石油輸出國與歐盟會先出問題 , 而且順序大概就是上面所寫的如此 , 主權違約 (sovereign default) 過去曾經是很嚴重的問題 , 現在這個問題又重新回來了 , 這讓我想到很類似 1840 年代的時後 , 當時後很多國家都有嚴重的債務與赤字問題 , 而且貨幣不斷的貶值 , 只希望未來不會出現如同那個時候爆發的戰爭問題 我對於長期債券的走勢持比較中性的看法 , 我個人對於川普總統能夠改變許多事情是比較懷疑的 如果未來聯準會調升一次以上的利率 , 我認為殖利率曲線會變得更為平滑 ( 隱含的意思是長期利率不會上升太快 ) 美國股市的價格有偏高的情況 , 但還沒有到泡沫的程度 最終新興市場的經濟與股市將會超越已開發國家

有趣的金融小知識

從 1903 年開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天早上都會用響鈴來表示開盤 , 但你知道在那之前是用什麼表示嗎 ? 答案是........................... 敲鑼 (gong)! via GIPHY

有沒有挑對基金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via GIPHY 很多人在投資基金前總是會努力研究 , 比較與分析各種商品 , 希望能夠買到未來表現較好的基金 , 其實各家基金公司同類型的商品彼此之間的差異並不會太大 , 對許多基金經理人來說 ," 工作風險 (career risk) " 的威脅高於 " 市場風險 (market riak)", 意思就是說不要太特異獨行 , 如果基金經理人投資了大家都看好的股票 , 結果股票表現不好時 , 基金經理人受到的責難會比較低 , 工作也保的住 , 但反之 , 如果基金經理人投資了其他人都不看好的股票 , 結果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 運氣差的話可能因此也丟掉了工作 , 因此華爾街的資產管理界有一句俗語 : 寧願跟著大家犯錯 , 也不要特異獨行的獲勝 (It is better to fail conventionally than to succeed unconventionally.), 知名避險基金經理人 Tom Claugus 就曾說 : "1999 年第四季的時候 , 股票市場的氣氛一片大好 , 但我當時已經開始建立淨空頭的部位 , 結果其他基金經理人因為持續看多而大賺錢的時候 , 我的基金卻因為淨空頭部分而表現欠佳 , 於是許多客戶對我失去信心紛紛將資金贖回 , 雖然最後證明我的看法才是對的 , 但為時已晚 , 很多客戶的資金都已經移走了 , 反之 ,2008 年的時候 , 當時我的基金也是下跌不少 , 但因為大家的基金都下跌 , 所以客戶反而不會有太多的抱怨 " 由於擔心 " 工作風險 (career risk)", 因此各家公司同類型的基金經理人所投資的股票其實並不會差異太大 , 基本上也會跟大盤指數很類似 , 挑選基金產品沒有投資人想像的那麼重要 , 那什麼才是重要的呢 ? 你持有基金的行為才是決定你能否賺錢最重要的因素 , 如果你經常的猜測市場的漲跌 , 不斷的買進賣出 , 那麼就算基金本身是賺錢的 , 你可能也賺不到錢 , 知名財經作家 Jason Zweig 在 一篇文章 中就說到 : " 你如何會在一個有賺錢的基金中賠錢呢 ? 答案是 : 經常的買賣 , 而不是長期投資 , 如果你經常是追逐市場表現好的熱門產品 , 在基金

一個新的美國股市多頭市場可能才剛剛開始

圖片
美國股市從金融海嘯後 2009 年 3 月的低點到現在已經上漲了快要 8 年了 , 過去這將近 8 年的期間有不少的投資人因為擔心股市已經漲幅過大而陸續退出這個市場 , 能夠堅持到現在還沒有退場的人已經是少數了 , 但也不免擔心這頭股市的老牛是否很快就會走到盡頭 ? 沒錯 , 如果從過去歷史的經驗來看 , 半年前美國股市就已經邁入了史上第二長的牛市了(如上圖所示) , 僅次於 1987-2000 年的史上最長牛市 , 但這種分析方式的前提是 , 我們都同意這波美國股市的多頭是從 2009 年 3 月開始的 , 顯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這種看法 , 知名財經部落格 The Next Big Move 的作者就提出了他不同的看法 : " 財經媒體對於股市有個很常見的定義 , 那就是當股市從高點下跌 20% 以上時 , 我們就認為這是空頭市場了 , 別相信這種看法 , 這是錯的 ! 這種看法導致許多投資人離開了這個市場 , 因為媒體不斷的說 ,7 年多的牛市已經太久了 , 即將結束 , 想想看這種說法有多麼的可笑 , 如果市場在周一下跌了 20% 以上 , 然後在週二又漲回來 , 你會認為這是空頭市場嗎 ? 當然不是 ! 反之 , 如果股市盤整了 10 年 , 期間最多只下跌 19.9%, 你會認為這就是多頭市場嗎 ? 當然也不是 ! 如果股市下跌 20% 以上就是多頭市場的結束 , 那麼為什麼媒體都不提 2011 年時股市曾經下跌了 21.6%? 所以我認為這種定義是沒有意義的 , 我自己對於股市的看法則是 , 從 2015 年中到 2016 年中是美國股市的空頭市場 , 而這波多頭應該是從 2016 年 7 月初股市突破新高點時才開始的 , 而選前股市又重新回到 7 月初的價位成功測試底部 , 所以我真的認為一個新的多頭市場才剛剛開始而已 !"

機器人對我們的工作是威脅還是幫助?

圖片
資料來源:Bloomberg View 機器人 ( 自動化科技 ) 已經開始在許多行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剛開始主要是在製造業的領域 , 現在許多服務業也開始看到機器人 ( 自動化科技 ) 的影響 , 金融業是受到機器人 ( 自動化科技 ) 影響比較晚的一個行業 , 但許多分析都顯示 , 機器人 ( 自動化科技 ) 未來會對金融業產生重大的影響與改變 , 花旗銀行集團曾經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 -- 標題是 : 數位瓦解 (Digital Disruption), 該報告中指出 , 受到金融科技 (Fintech) 的巨大影響 , 未來 10 年美國的銀行工作將會減少 30%, 而歐洲預計將會影響更大 ,10 年後的銀行工作機會預計將比金融海嘯之前減少 45%! 從最近彭博資訊社 (Bloomberg) 的調查顯示 , 在華爾街工作的金融業中不同世代的人對於機器人 ( 自動化科技 ) 對其未來工作的影響看法很不同 ,50 歲以上的人當中有 15% 的人認為機器人 ( 自動化科技 ) 未來會使得他們失去工作 , 是工作上的一種威脅 , 但是 26 歲以下的人卻沒有任何一個人這麼認為 , 顯示年輕人普遍是將機器人 ( 自動化科技 ) 當成一種工具 , 對工作有幫助而不是一種威脅  

債券在投資組合中的角色與功能

圖片
圖表來源:Business Insider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國人最喜歡投資的標的之一就是債券基金了 , 各種的債券商品都有不少人喜愛 , 這幾年拜著全球央行貨幣寬鬆的政策之賜 , 債券基金也大都表現不錯 , 但是這同時也讓不少人對於債券基金產生錯誤的印象 , 例如 , 今年上半年的時候有一個朋友曾經拿他的投資組合跟我討論 : 我 : 你所有的資金都投資在債券基金上 , 為什麼 ? 朋友 A: 我被金融海嘯時的股票下跌嚇壞了 , 我不想投資股票 , 債券很安全 , 有固定配息 , 而且這幾年利率下跌 , 債券基金的價格也上漲 , 兩邊都能賺 , 很好啊 ! 我 : 公債通常是很安全沒有錯 , 但是現在利率這麼低 , 配息是很有限的 , 在利率這麼低的情況下 , 利率也不可能一直下跌 , 萬一將來利率上漲時 , 債券價格就會下跌 , 不是嗎 ? 朋友 A: 我知道 , 如果利率上漲 , 債券價格會下跌 , 但那時候我就持有到債券到期 , 到期時至少本金就會還給我 , 我也不會有損失 , 我能夠長期投資 我 : 當發生這種事情時 , 你所謂的長期投資是多久呢 ? 朋友 A: 我可以投資 15 年 ,20 年都沒有關係 , 反正我短期都用不到這些錢 我 : 如果你真的能夠投資這麼長的時間 , 那你為什麼不將大部分資金直接投資股票基金呢 ? 你知道投資美國股市 20 年都不動 , 賠錢的機率是接近 0 嗎 ? 債券在投資組合中是很重要的 , 但是債券在投資組合中的主要功能是當作股票市場下跌時的一個緩衝 , 減少投資組合下跌的幅度 , 因為通常股票跟債券的價格是反向變動的 , 就算有時候兩者會同時下跌 , 但通常債券的下跌幅度會比較小 , 股票跟債券就如同一部車子的油門跟煞車 , 全部投資股票 , 就像開車只有踩油門不踩煞車 , 那風險很大很容易就會撞車了 , 但是只投資債券基金就像是開車只踩煞車不踩油門同樣是不對的 , 特別是你能夠長期投資 10 年以上的話 , 那麼你肯定不應該全部投資債券基金 ! 不少人對於債券基金都有錯誤的觀念 , 另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高收益債券 , 這也是國人非常喜歡投資的產品 , 許多人都認為這種商品進可攻 , 退可守 , 非常完美 , 高收益債券

請問目前你對市場的看法是什麼?

圖片
" 專家 ": 長期來說我看好這個市場 ..... 但是短期市場可能會面臨一些壓力造成回檔 很熟悉的金融市場評論 , 不是嗎 ? 只是我們每次都只會聽到上半段而已 ! 下半段是這樣: 甲 : 所以基本上你並不知道市場會如何變化 ? " 專家 ": 你這麼認為其實也是沒錯啦 !

Ric Edelman:賣掉高收益債券跟新興市場債券

via GIPHY Ric Edelman 是美國知名財經專家 , 也是多本暢銷理財書籍的作者 , 他所創辦的理財規劃顧問公司 Edelman Financial Services 幫美國 31,000 個家庭管理他們的 170 億美金的資金 , 該公司多次被 The Barron's 雜誌選為年度最佳獨立理財顧問公司 , 所以 Ric Edelman 的言論自然會受到投資人的關注 , 他最近在接受 媒體採訪時 提到 : " 現在的投資人大多數都沒有經歷過利率長期上升的經驗 , 對於利率可能快速上升也沒有任何的準備 , 現在很多人的退休金主要都是依靠債券這類固定收益的產品來獲得收入 , 當利率快速上升的階段這會是很危險的事情 .............. 當利率上升時 , 長年期的債券影響會大於短年期的債券 , 你可以做的事情是 , 用短年期的債券替換長年期的債券 , 同時我也會賣掉我的高收益債券與新興市場債券 "  

巴菲特:這三件事情能夠讓一個聰明的人破產

via GIPHY 如果問你當代最偉大的投資人是誰 ? 相信很多人的腦海都會浮現巴菲特的名字 , 他的偉大不僅在於他優異的投資績效 , 同時他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溝通者 , 他總是能夠用簡單且幽默的幾句話來表達他的投資理念或解釋複雜的金融現象 , 讓更多的人能夠獲得正確的投資觀念 , 所以聽他的談話或看他的文章總是讓人獲益匪淺 , 最近巴菲特到了美國馬里蘭州 , 跟當地馬里蘭大學的 MBA 學生碰面 , 並且回答學生們的問題 , 問題與回答是由馬里蘭大學的教授所整理摘要的(看 這裡 ) , 所以並不是完整的原文 , 下面是幾個我個人最喜歡的問題與回答 , 與大家分享 : 問題 : 關於一位巴菲特的好朋友 , 美國已逝企業家與慈善家 Joe Rosenfeld 回答 : 巴菲特的公司長期都是過去 Joe Rosenfeld 所管理的 Grinnell 學院捐贈基金的受託人 ,Joe Rosenfeld 是巴菲特的好朋友同時也是巴菲特心目中的英雄 , 巴菲特說 , 當你知道某個人心中的英雄是誰的話 , 那麼你就知道這個人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 巴菲特還提到 , 你一生當中所做最重要的一個決定就是 -- 決定你結婚的對象 , 如果你希望婚姻能夠長久的話 , 那麼就選擇一個不會要求太多的對象結婚 問題 : 關於債券市場對於股票的影響 回答 : 利率對於衡量資產的價值來說就跟地心引力同樣的重要 , 過去從 1982 年到 2016 年 , 美國 30 年期公債殖利率從 14.5% 跌到 2.5%, 最近稍微開始有點回升 , 未來 4-5 年如果美國長期利率能夠維持在 4% 以下的話 , 那麼股票依然是相對便宜的 , 除非長期利率超過這個水準 , 否則我們依然會是買進股票多於賣出股票的 , 未來一個能賺錢的交易就是 , 放空 30 年期公債同時看多美國 S&P500 指數 , 但前提是你不能用融資 , 借錢買股票是讓人破產最主要的原因 , 巴菲特的事業夥伴查里曼格曾說 : 三件事情能夠讓一個聰明的人破產 --- 酒精 , 女人與借錢投資 問題 : 關於為什麼巴菲特不投資科技股票 回答 : 巴菲特說他公司裡面的另外兩位經理人 Ted (Weschler) 與 Todd (Combs) 已經有把資金投資在科技類的股票上面 , 例如蘋果的股票 ,

不,臉書並沒有左右美國這場選舉結果

川普意外當選之後 , 民眾紛紛質疑各家媒體的民調公信力 , 眾媒體除了忙著解釋為什麼自家的民調錯得如此離譜之外 , 也急著要找個代罪羔羊來一起承擔 , 如果能將責任都推給別人那就更好了 , 於是現在 Google 跟 Facebook 成了這兩個替死鬼 , 媒體紛紛質疑 Facebook 左右了美國這場選舉的結果 , 大量假的新聞都是透過 Facebook 傳播出去的 , 而 Google 所提供的網頁廣告佣金則是這些假新聞生產者的衣食父母 , 當大家都在指責 Facebook 與 Google 時 , 我個人覺得財經部落格 The Big Picture 的作者 Barry Ritholtz 說得很好 , 他在 Bloomberg 的一篇專欄文章 , 題目是 : 臉書並沒有左右這場選舉 ( Facebook Didn'tTilt the Election ), 文章中說到 , 大眾對於這兩家公司的指責有點過頭了 ,Facebook 的演算法並不是真正的重點 , 人們的心理才是問題所在 , 而這個心理的問題叫做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華爾街專欄作家 Jason Zweig 曾說 : 我們的大腦裡面住著一個應聲蟲 (compulsive yes-man), 這個應聲蟲會支持並強化任何你想要相信的事情 , 這個應聲蟲會引導我們去尋找更多原本我們就已經相信的看法 , 同時也會引導我們去忽略我們不相信的看法 , 這就叫做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這個現象在政治與投資上最為明顯 , 例如以台灣的政治氣氛來說 , 經歷過了多年的選舉 , 大多數的選民其實都已經有特定的政黨偏好了 , 我們從早餐店所訂的報紙 , 美容院所播放的新聞頻道 , 政論節目 , 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家店的老闆政治偏好 , 因為人們總是喜歡去看自己原本就已經認同的看法 , 同樣的 , 在投資也是如此 , 當你研究好並買進某個股票之後 , 發現股價竟然下跌 , 你就會去尋找更多對該公司有利的資訊來說服自己 , 你的選擇是對的 , 而不去理會不利的訊息 Barry Ritholtz 在文章中說 , 這個事情最重要的經驗是 , 投資人應該學習如何減少 ( 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 自己被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所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