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財經書籍」標籤的文章

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悲慘

圖片
"反過來想 ,永遠要先反過來想(Invert, always invert.)"                                                                                                                   ---查里曼格 最近又重新看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Poor Charlie's Almanack)" 這本書,看這本書需要慢慢的看,看一小段之後靜下來思考一下再繼續看,每次看這本書都會有新的體會,今天來分享書中提到查里曼格第一次去做學校畢業演講的內容,這是 1986 年曼格受邀去洛杉磯哈佛西湖學校給畢業學生做的演講,曼格的演講題目很特別 --- 『如何讓自己的生活悲慘』 為什麼要選這個很奇特的題目呢 ? 一般都會是 --- 如何獲得成功或幸福的人生這類的題目才會比較受歡迎,不是嗎 ? 曼格對學生提到,因為這是他第一次的畢業演講,所以他參考了過去他所參加過的 20 次畢業演講,他回想哪一場畢業演講是他認為最受學生歡迎的,他認為是一場由強尼卡森所主講的,那次強尼卡森分享了保證獲得悲慘人生的卡森藥方,卡森說他無法告訴畢業生如何才能夠得到人生的幸福,但他能根據個人經驗,告訴學生如何保證自己過上悲慘的人生,於是曼格說他想效仿卡森,但提出不同的藥方,告訴畢業生保證獲得悲慘人生的方法,當然,這個意思就是告訴畢業生千萬不要犯下這些錯誤 以下就是曼格提出的四帖 ( 必失敗 ) 藥方 : 要反覆無常,不要虔誠的做你正在做的事 盡可能從你自身的經驗獲得知識,而盡量別從其他人...

從本能交易到紀律交易---讀後心得

圖片
上週利用了一些時間讀了 --- 從本能交易到紀律交易 (Big Mistakes) 這本書,作者是我個人很喜歡的財經部落格 TheIrrelevant Investors 的版主 Michael Batnick ,本書列舉了從傑西李佛摩,到班傑明葛拉漢,到巴菲特與查里曼格等 15 位世界頂尖的投資專家曾經失敗的故事。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在投資領域中更為寶貴,失敗的投資故事比成功的投資故事更具有參考價值,但市面上講述投資失敗的故事是很少的,因為出版商會認為這類的書籍不會吸引人,這點從本書的中譯本書名就可以看出,從書名你完全不會感覺到這是一本講述失敗故事的書籍,這點其實很可惜。 本書講述 15 位頂尖投資專家曾經犯過的錯誤,每一個故事讀起來都很容易閱讀,沒有複雜的財經公式或名詞,故事雖然很簡單,但背後所代表的含意卻很重要,而且往往並不容易一下子就搞懂,每讀完一篇故事之後最好能夠在靜下來思考一下這篇故事所隱含的意義,而且這些失敗往往都跟 『 行為 』有關,跟『聰明才智』沒有太多關係,也算是一本用故事講述『投資行為』的書籍。多從這點來思考, 相信讀者更能夠從這些故事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否則你可能讀完之後只知道每個人都曾經失敗過,如此而已。 本書雖然描述了 15 位頂尖專家的故事,但卻有 16 個章節,最後一個章節作者寫的是自己的故事,這個章節有點像是作者自己的反思,他描述了自己曾經犯過的許多投資上的錯誤,並且如何從這些錯誤中學習成長。最精采的部分是他描述求職的過程,作者從學校剛畢業的頭幾年,求職一直不順利,雖然他很喜歡投資研究的工作,但始終無法順利在這個領域找到個像樣的職務,但他在關鍵的時刻把握住機會,終於獲得了自己最喜愛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夠跟自己最喜歡的人一起工作,這段故事很奇特而且精彩,值得年輕讀者借鏡與思考,如何把握住機會,跟自己喜愛 ( 或尊敬 ) 的人一起工作,並做自己喜愛的事情,應該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我個人很願意推薦這本書,作者的部落格文章也是我很喜愛的,絕對值得你的時間。

推薦的暑期閱讀書籍

圖片
"在我的一生當中 ,我碰到的每一個有智慧的人都有大量閱讀的習慣 ,是的 ,每一個都是如此"                                                                                                        ---查里曼格(Charlie Munger) 雖然我們多數人都沒有暑假,但是炎熱的夏天在家的時間可能也比較長一些,這時候讀幾本好書也是很好的喔,在此推薦幾本好書 : 1.      堅持不懈 (Stay the Course): 本書的作者是 Vanguard 公司的創辦人約翰伯格先生, Vanguard 公司在 1974 發行了史上第一檔的指數型基金 (index fund) ,可以說是被動是投資最早的提倡者,但是很長的時間他的主張都沒有得到大眾的關注,直到最近 10 年,被動式投資才漸漸成為主流,該公司是過去連續 10 年資金淨流入最多的基金公司, Vanguard 公司也因此成為全球第二大的基金公司,巴菲特曾說伯格先生是個偉大值得尊敬的人物,因為他幫助了投資人省下龐大的費用,伯格先生在生前最常給投資人的建議就是 : 堅持保持在市場上 (Stay the Course) 。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投資獲利的核心精隨,他的書籍絕對值得你的時間。 2.      高勝算決策 (Thinking in Bets): 這本書的作者非常特別,她是一位女性的職業撲克牌的玩家,而且是曾經獲得冠軍的玩家,這本身就...

攀登聖母峰—從『贏家的遊戲』轉變成『輸家的遊戲』

圖片
聖母峰是世界上第一高峰,也是多數登山者最嚮往且期望能夠征服的目標,登上聖母峰意味著突破自我的挑戰極限與無比的榮耀,但上週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讓大家傻眼了,照片上顯示著人們排著長龍等待攀上聖母峰,文章中寫到,一位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的醫生,一輩子都夢想著有天能夠登上聖母峰,當他在幾天前終於登上夢想的聖母峰時,他被所看到的情景嚇傻了,他說:這裡很可怕,就像是個動物園一樣! 為何會如此?聖母峰依然是世界第一高峰,高度並沒有降低,山上的氣候依然多變,幾年前我們看到的電影裡面描述 聖母峰 是全地球最危險且險峻的地方,怎麼現在攻頂的路上竟然人多到會 ” 塞車 ” ?大家像排隊等待進入遊樂園一樣,而且還是在一年當中登頂最危險的季節中?由於利益的驅使,尼泊爾政府已經漸漸將登聖母峰打造成了一個類似商業冒險的觀光活動,從前挑戰登上聖母峰的都是身經百戰的職業登山好手,這些人具備了高超的登山技巧,攀登過無數的高山,最後才敢來挑戰聖母峰(屬於贏家的遊戲),而現在為了讓更多的人能夠登上聖母峰,許多的公司帶來了資金與設備,提供了登山客更為舒適的條件,沒有太多登山經驗的人也來挑戰聖母峰,有的人甚至連如何穿上冰爪都不知道也可以來到這裡,現在好像只要不犯下愚蠢的錯誤,很多人都可以登上聖母峰了(屬於輸家的遊戲),這樣一來,攀登聖母峰就已經不再是技術與毅力的代表了。 其實投資也是如此,知名財經專家 查爾斯艾利斯 (Charles Ellis) 在 1975 就發表了輸家的遊戲 (The Loser’s game) 的報告,也寫了一本知名的書籍 投資終極戰 (Winning The Loser’s Game) ,他就解釋了投資如何從贏家的遊戲轉變成為輸家的遊戲,他說: “ 當我在 50 多年前進入這個行業時,當時全球的金融市場上,靠著挑選股票維生的專業經理人不到 5,000 人,這只是一小群人在做的事情,而且這些人的薪水比起其他專業人士也沒有好多少,當時這並不是一個很有趣的職業,能夠運用的工具也很有限,但也因為如此,當時要擊敗市場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這是一場贏家的遊戲。但現在不同了,現在有數百萬人在做這些事情,大家的設備都很先進,都有著最新的資訊,這種情況下,要擊敗市場已經變得非常非常困難了,投資已經變成了一場輸家的遊戲 ” 了解 『 贏家的遊戲 』 與 『 輸家的遊戲 』...

好書推薦-投資前最重要的事

圖片
經常看我部落格文章的讀者應該都知道,我很喜歡閱讀過外的財經部落格文章,也經常會在文章中分享這些內容,美國最近幾年有一批35歲以下很年輕且優秀的財經部落客快速竄起,這些人的寫作風格都跟往常的財經部落客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擅長以簡單易懂甚至引用其他領域的例子來說明許多看似複雜的投資問題,這種寫作風格讓文章的可讀性更高,也更能夠讓一般投資人去理解投資的相關知識, A Wealth of Common Sense 就是其中一個很傑出的部落格,他的部落格文章是我每周都必看的內容。 該部落格版主班 . 卡森出版了一本與部落格同名的書,台灣現在也有翻譯本,書名是- 「投資前最重要的事」 ,出版社邀請我幫這本書寫序,當我收到邀請時毫不考慮的就答應了,因為我對版主的寫作內容非常熟悉也深具信心,一如他文章的寫作風格,他的書本中都是用簡單易懂的故事,範例等來告訴投資人真正應該關心哪些事情,投資人往往把注意力放在錯誤的地方,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卻往往忽略了,這也是造成投資人很難獲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書中提到一般投資人最容易犯的幾個錯誤: 1.一心急著快速致富 2.不事先擬定投資計畫 3.盲從群眾,沒有獨立思考 4.完全聚焦在短期 5.老是關注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 6.認定市場專門和你作對 7.不承認自己的缺點 這幾點真的是很典型投資人經常犯的錯誤,只要避開這些錯誤,很多人的投資績效就能夠有明顯的改善。巴菲特曾說過:投資獲利的方法很簡單,但卻很難做到。這也是本書所要傳達的中心思想,但要真正體會這句話的含意並不容易,看完本書相信你就會知道,只要做對方法,投資獲利真的並不困難,我衷心推薦大家這本好書。

如果你只想要看一本關於投資的書籍

圖片
投資理財是每個現代人都應該要學的知識,但很多人在看投資理財書籍或文章的時候也會感到專有名詞很多很難理解,覺得投資理財的內容有時候很難理解,於是就選擇聽朋友的投資建議,這樣雖然更直接簡單,但往往也會得到不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閱讀書籍還是獲得投資理財知識最好的方法,當然書籍也要慎選,讀到不好的書還不如不要讀,如果你沒有很多時間或不想讀太多的投資理財書籍,那麼你應該如何選擇呢 ? 讓財經專家們來告訴你。 Meb Faber 本身是一個財經專家也是好幾本財經書籍的作者 ( 如 : 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 ) ,他說他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 : 如果請你只建議一本完整的投資書籍給人閱讀,請問你會建議哪一本書 ? 針對這個問題, Meb Faber 說其實他自己也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於是他決定將這個問題拿去詢問他的好友們,這些人大多數也都是財經領域的專業人士,他想知道大家的看法為何,最後 Meb Faber 收到大約 1,000 位財經專業人士的回答,經過了一番整理, Meb Faber 對於結果感到很驚訝,雖然他知道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的答案,但是這些財經領域的人士所推薦的書籍竟然高達 200 本不同的書籍,這點倒是讓他大感意外,不論如何,還是有些書籍是較多人共同的看法,下列就是最多人所推薦的 10 本書籍,提供大家參考 :   1.         聰明的投資者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作者 : 葛拉罕 (Benjamin Graham) ,這本書的作者正式股神巴菲特的投資啟蒙老師,本書也被巴菲特譽為 ” 有史以來,關於投資的最佳書籍 ” 2.         漫步華爾街 (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作者 : 墨基爾 (Burton G. Malkiel ,這本書也是投資的經典書籍之一,第一版是在1973年出版的,也是第一本推崇指數型基金的書本,但這本書剛出版的時候,指數型基金並沒有受到投資人的青睞,作者墨基爾曾說:"過去我經常開玩笑的說,我所有認識的當中,大概只有我跟伯格先生(Jack Bogle)是唯一會買指數型基金的人",但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投資人甚至機構法人開始轉向持有指...

多讀一些財經書籍,少讀一些股市評論新聞

via GIPHY 7 日 台灣媒體標題 : 央行總裁彭淮南說 , 川普若當選將拖累美國經濟 8 日 台灣媒體標題 : 彭淮南說 , 川普若勝選全球都遭殃 9 日 台灣媒體標題 : 黑天鵝川普 , 恐讓台股再跌 5-10% 10 日 台灣媒體標題 : 被騙了 ? 川普當選全球股市漲聲大起 少讀一些股市評論新聞 , 因為是 ................ 假的 !

最值得閱讀的英文財經部落格

via GIPHY 網路的時代讓每個人閱讀的資訊來源增加了許多新的選擇 , 我自己大概是從 5 年前開始習慣每天閱讀英文的財經部落格 , 從此愛上了財經部落格 , 這 5 年來定期閱讀財經部落格的經驗讓我學到很多無法從報紙或媒體學到的知識 , 收穫良多 , 未來我依然會繼續保持這個習慣 網路上的財經部落格相當的多 , 或者說太多了 , 多到常常讓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 閱讀是一種精神的糧食 , 如果經常閱讀有害的文章 , 就跟經常吃到有害的食物一樣 , 對我們的傷害是很大的 , 所以如何選擇優質的財經部落格來閱讀就很重要了 , 今天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份優質財經部落的名單 , 作者列出了他認為 64 個最佳 ( 名單的順序無關優劣 ) 的 財經部落格 , 其實網路上這類的推薦名單也很多 , 大家也可以多方參考 , 因為這份名單當中有很多都是我定期在看的部落格 , 我個人還是很認同這份推薦名單的 , 我列出其中幾個特別值得推薦的部落格給大家參考 : 43. Abnormal Returns 46. The Big Picture 網路上的財經資訊這個多 , 常常讓人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 如果有人每天幫我們篩選合適的財經文章 / 新聞去閱讀不是很棒嗎 ? 不用煩惱 , 這兩個部落格都有這種功能 , 美國時代雜誌 (Times) 是這樣評論 Abnormal Returns 這個部落格的 : " 當你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 , 你會發現 Abnormal Returns 部落格的 Tadas Viskanta 已經幫你篩選好每天最值得閱讀的財經新聞與文章並將連結放在網站上 , 他大概是每天早上 5 點半左右就將這些資訊放在網路上了 , 有時候你真的會懷疑這傢伙到底是幾點起床的 ? 如果你每天只想閱讀一個財經部落格 , 那麼就選擇 Abnormal Returns 吧 !" 另一個財經部落格 The Big Picture 每天的早上 ( 作者說他每天早上 4:30 就起床開始閱讀財經資訊 !) 與傍晚也都會列出當天他所推薦閱讀的 10 篇財經新聞或文章 , 如果我當天沒有很多時間來閱讀很多文章的話 , 上述這兩個部落格是我絕對不想錯過的 19. Jason Zweig 21. A Wealth of Common 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