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3的文章

今天喝咖啡了嗎?看看星巴克驚人的全球展店規模

圖片
資料來源: Washington Post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圖片
"在一個表格中看到超過50%以上的跌幅和這個跌幅實際發生在你身上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就如同在一個空難事故應變演習當中發生的事情與真實的空難事件是完全不同的"                                                 ---投資人宣言(William Bernstein) 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痛苦與恐懼的記憶會在我們的腦海中停留很久,導致我們對於那些曾經帶給我們不好記憶的事物會持有負面看法很長的一段時間,對於投資也不例外,坦伯頓基金公司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詢問一般的民眾認為過去四年(2009-2012)的美國股市表現是如何? 當然,如果是從事投資相關工作的人自然會很清楚過去四年美國股市的表現非常好,但是一般的民眾可能就不是那麼清楚,只 能夠從印象中去回答,結果顯示,2008-2009第一季時美國股市下跌超過50%的那段痛苦的記憶仍然深深影響著人們的判斷,下圖綠色部分是當年美國股市實際的表現,而紅色虛線部分是受訪者"認為"當年股市是下跌的人數比率,大多數受訪者都"認為"過去這幾年美國股市的表現非常不好且下跌居多,顯示實際情況與民眾的印象差距是如此之大,這也難怪多數人並沒有賺到過去這幾年美國股市的錢了! 資料來源: Tower Wealth Managers

從Shiller's P/E看未來美國股市可能的投資報酬率

圖片
Robert Shiller教授獲得今年的 諾貝爾經濟學獎 榮譽,表揚他對於經濟學界的諸多貢獻,其中一項很大的貢獻就是他所改良的 Cyclically adjusted price-to-earnings ratio (CAPE, 或稱Shiller's P/E),他採用了過去10年的平均盈餘來計算P/E ratio,這樣比較能夠客觀的看出股市的真正價值,因為用前一年的盈餘通常會有高估企業盈餘的現象(導致P/E偏低),因此 Shiller's P/E現在也廣為投資人所採用

美國聯準會面臨的大難題

圖片
下任聯準會主席Janet Yellen女士 想像一下這個情況,有一個人生了一場大病,身體非常的虛弱,體重急速下降,瘦骨如柴,眼看似乎就快不行了,醫生只能夠拼命給病人打抗生素,各種藥效強烈的抗生素都用上了,先想辦法救活病人再說,終於病人算是救活了,抗生素的效果看起來還不錯,於是繼續的給病人施打,慢慢的病人的健康指數緩步的回升,體重也在上升當中,過了一陣子,病人的體重竟然已經快速的回升到了生病前的重量甚至還超過,但病人的健康指數卻還顯示身體仍然虛弱,還沒有達到停止施打抗生素的標準,這時醫生該怎麼辦呢?如果繼續施打抗生素,萬一病人的體重繼續上升,但健康指數不見好轉的話,那麼明顯虛胖的體重會不會產生其他的健康問題呢?但如果降低施打抗生素的量甚至停止施打,那麼萬一病人的健康指數下降了,怎麼辦呢?

超級脆弱推手--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

The Daily Show Get More: Daily Show Full Episodes , The Daily Show on Facebook 如果問誰最應該為2008年的金融危機負責?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Alan Greenspan)肯定是共識人選之一,因為他在任內的許多作為被視為導致這場金融危機的重要的原因:

全球股票基金的日本持股比率仍然偏低

圖片
隨著日本安倍經濟學逐漸獲得不錯的成果,日本的股市似乎也有不錯的支撐,看好日本股市未來前景的分析師也越來越多(例如 這裡 ),從基金經理人整體的持股來看的話,日本的持股比率仍然是偏低很多的(下圖),所以如果未來日本股市持續上漲的話,持股偏低的基金勢必需要加碼日本股市,資金的動能應該不是問題

2013年各種金融資產的漲跌幅

圖片

安倍經濟學旗開得勝

圖片
資料來源: Sober Look 在安倍經濟學的強力運作之下,日本似乎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通貨膨脹率已經有了明顯的上升(上圖),今年以來股市也上揚了43%,目前為止算是打了一場漂亮的仗,如果未來日幣的匯率能夠維持在100日圓以上(貶值),相信效果會更好

2014年的數位發展趨勢

Digital Trends for 2014 - DMF13 from Wijs

美國政府的關閉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有多大?

Did The U.S Shutdown Affect The Global Economy? from Maps ofWorld

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

Dave Evans |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from Cisco Systems

周末閱讀:我們的大腦對於判斷"技巧"與"運氣"經常會搞混(by Credit Suisse)

圖片
想像一下你正參加一項有獎活動,這個活動是這樣,有20個選手之中的一個人會幫你猜測擲硬幣(這是個絕對公平的硬幣,你知道這應該是個完全靠機率的遊戲)會出現正面或反面,如果這個幫你猜的選手猜對了,那你就會獲得獎金,猜錯了就沒有任何獎金,至於是20個選手當中的哪一位幫你猜是事先指定好的,現在20位選手會先進行一輪5次的猜硬幣活動,但這只是熱身賽,所以對你的獎金沒有任何的影響,熱身賽的結果出爐了,很不幸的,代表你的這位選手猜測的成績是20位選手當中最差的,現在開始要進行正式的有獎活動,但是你有一個額外的機會,那就是如果你願意付出一筆錢,你可以換成熱身賽的時候表現最好的那一個選手代表你,這個時候請你想一想,你願意額外付一筆錢更換嗎?還是讓熱身賽表現最差的選手代表你呢?

美國股市一年20%以上的報酬率正常嗎?

圖片
美國S&P500指數今年至今的投資報酬率已經達到了24.4%,Shiller P/E ratio也提高到了24.3,而且這波金融風暴之後的多頭走勢已經邁入了第五年,不免讓人擔心股市是否還能夠繼續往上?還是強弩之末呢?我沒有答案,雖然24.3的Shiller P/E ratio的確是偏離了平均值16.5很多,而且根據過去的歷史經驗,大多數的多頭走勢都是攻到Shiller P/E ratio到了這個階段附近就結束攻勢了,但問題在於時間,市場仍然可能在這個區間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所以也不表示很快就會下跌,誰都不知道回歸平均值 ( regression to the mean )會在何時發生,可能很快也可能會很久,但如果單純從一個年度的投資報酬率來看的話,今年至今的投資報酬率並不算太高,上圖是自1900年以來美國股市每年投資報酬率的分配圖,首先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在過去這一百多年來美國股市有超過2/3的年份股市是上漲的,而今年至今的股市漲幅大概也只是落在上漲年份的中間值而已,所以如果美國股市在今年的最後一季仍然繼續上漲的話,倒也不是什麼特別奇怪的現象

一個簡單又合理的交易策略

圖片
資料來源: Sober Look 金融市場中每天都有人在嘗試各種能夠賺錢的策略,今天分享的這個策略是美國大通銀行(JPMorgan)所提出的,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找出過去四個月,全球哪二個國家的匯率相對於美元來說是貶值最多的,那就去買進這二個國家的股票指數,然後同樣再找出過去 四個月,全球哪二個國家的匯率相對於美元來說是升值最多的,再去放空這 二個國家的股票指數,之後每個月都重複這樣的策略,如果你從1997年開始這麼做的話,你到目前所獲得的投資報酬率就會如同上面這張圖這樣

金融危機?別鬧了,馬戲團已經結束!

圖片
圖片:Flickr 如果你昨天晚上有看台灣的財經電視節目的話,你應該會看到有些財經節目在討論信評機構惠譽(Fitch)將美國的信用評等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美國的經濟已經被這次的政府關門事件嚴重的影響了 ,後續的影響會有多麼的嚴重,甚至可能會引起再一次的金融危機!一般的投資人看到這樣的討論,肯定是會驚駭不以,好像世界末日快到了!

風水輪流轉,這次輪到歐洲了

圖片
就在美國持續受到政治紛擾的困局影響,股價又顯得偏高之際,投資人紛紛將資金放到經濟情況開始復甦且股價仍不高的歐洲,上圖是 美林證券 統計過去幾年資金流入或流出歐洲基金的情況,從圖上可以清楚看到,今年之前資金主要都是流出歐洲基金,但今年開始這個情況就有所改變了,而流入歐洲的資金在最近幾周達到最高峰,根據美林證券的資料顯示,這已經是過去 11年以來 流入歐洲基金的最大量資金

跟諾貝爾經濟學獎大師學習投資觀念

圖片
Posted by: James 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昨天出爐了,得獎者共有三位,分別是芝加哥大學的 Eugene Fama 和 Lars Peter Hansen 兩位教授,還有耶魯大學的 Robert Shiller 教授,過去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大多被視為是學術界的事情,投資人比較少會去關心因為感覺似乎跟我們一般人關心的領域距離有點遙遠,但今年不一樣,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給了跟投資人最相關的領域,主辦單位在 提供的文件 中一開頭就提到:

哪些機構擁有美國債券?

圖片

Ray Dalio的投資格言

圖片
Ray Dalio 在投資界當中,避險基金通常是位於生物鏈當中的最上層,因為其賺錢的能力遠高於一般的投資人,而 Ray Dalio 所管理的BridgeWater資產管理公司又位於避險基金當中的最上層,因為這是全球資產規模最大的避險基金之一,因此Ray Dalio這樣的人物對於金融市場的觀察自然有其獨到之處,值得我們學習,下列就整理一些他過去對於市場曾經說過的一些看法與觀察: 投資市場是個零和遊戲,想要從投資市場賺到錢,你就必須能夠戰勝其他專業的投資人,而這不是只靠每週花幾分鐘或幾個小時看看Yahoo Finance就能夠辦到的,如果你上了牌桌你就必須要能夠打敗我才能夠賺到錢,否則就是被我打敗 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利率,投資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計算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但更重要的問題是:利率會怎麼變動?那些靠猜測利率走勢投資的人,最後都會被市場所打敗,不要嘗試去猜測利率的走勢! 投資遊戲的本質就是只有少數的人會賺到錢,因為多數人的投資決策都會被情緒所影響,當某樣資產的價格上漲時,他們會說這是個"好投資"而不是說這個資產已經變得"比較貴"了! 投資人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假設過去發生的事情還會持續下去",例如當他們看到某個資產過去一段時間的表現很好,就會認為未來應該也會如此,但是比較可能的情況是,過去表現好的資產,代表資產的價格已經變高了,未來比較可能是表現不好(而不是更好)的資產 對投資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去建構一個適當的資產配置,要有平衡各種資產的投資組合因應各種可能的情況,我們不會知道未來哪些資產會是真正的贏家,只有分散投資才是上策,債券在通貨緊縮的時候表現最好,股票在經濟擴張的時候表現最好,現金在貨幣緊縮的時候表現最好,每種資產都有其偏好的外在環境,但我們不會知道未來會是哪種情況,未來是機率所決定的結果 決定資產價格的主要因素有兩個:通貨膨脹與經濟成長 如果你了解並能夠很好的控制風險,投資本身的風險並非一般所說的那麼大,只有當你隨興的投資時,投資的風險就會很高 依靠"專家"的市場預測是不可能讓你長期獲利的,這麼做最後注定會是成為投資遊戲中的輸家

年初至今各種金融資產的表現

圖片

關注這五個因素,你就能夠比90%的投資人做出更為正確的判斷!

圖片
圖片:Flickr 媒體報導:美國政府持續局部關門,兩黨尚未在提高債務上限取得共識,政治僵局依然嚴重,美國有債務違約的風險,這些新聞看的令人感到不安,特別是如果你有美國股市的投資部位的話,不是嗎? 奈特.席佛(Nate Silver)在他的"精準預測"這本書中提到:"在經濟學的領域當中,資訊中的雜訊(noise)非常的多,如果將一堆包含許多雜訊的資料混在一起,誤把相關當作成因果關係,那麼就必然會做出錯的預測",而上述這些資訊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就是 雜訊(noise) 而不是有用的訊號(signal),因為這些事情對金融市場只會有短期的影響,事情過後市場自然就會忽略這些訊息 你可能會問,那麼投資人應該關注哪些資訊呢?哪些事情才是屬於有用的訊號(signal)而不是雜訊(noise)呢? The Big Picture 的版主Barry Ritholtz建議投資人關注下列五項事情: 股價的價值(valuation):目前的股價跟長期的平均相比是相對較高還是較低?差距有多大? 經濟的趨勢(trend):目前的經濟循環是屬於擴張還是衰退? 通貨膨脹(inflation):目前的通貨膨脹是溫和還是嚴重? 企業盈餘(earning):企業的盈餘情況是好轉還是惡化? 融資條件(credit):目前的利率水準為何?走勢是往上還是往下?企業融資的成本是很高還是很低? Barry Ritholtz說如果你能夠將注意力放在上述這五點,那麼你將會比 90% 的投資人做出更正確的市場走勢判斷!

周末閱讀:Guide to the Markets from J.P.Morgan

圖片
J.P.Morgan每一季的 Guide to the Markets 裡面都有很豐富的市場圖表資訊,是對投資人很好的參考資料,例如下面這張圖表很清楚的讓我們看到美國S&P500指數從1997年以來的長期趨勢走勢還有每個階段的漲跌幅 下面這張圖清楚地說明了國際股市之間的關係(左上角),分散投資是降低投資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右邊是MSCI全球指數當中每個國家的比重與其GDP貢獻度 下面這張也是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張圖表,圖表清楚的整理了各種金融資產的表現,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每種金融資產每年的投資表現都不盡相同,所以猜測金融資產的走勢是相當困難的,而圖表中的白底用黑色線連起來的框框代表的是一個分散的投資組合,這個投資組合雖然沒有在任何一年是表現最好的,但平均每年都能夠很平穩的獲得不錯的表現,這就是投資組合的好處 這是我的周末閱讀資料,你也可以在 這裡 下載到全部的圖表內容!

美國道瓊 vs. 歐洲道瓊

圖片
Posted by: James 最近金融市場的焦點都在美國,歐巴馬政府為了能夠順利提高債務上限仍然繼續與美國國會的議員們苦戰當中,雖然市場普遍認為美國國債真的發生違約(default)的機率很低,但政局的困境仍然使得違約的風險急速的上升,從相關的保險價格就可以看出(下圖) 現在各國都高度關注此事的發展,特別是擁有大量美國債券的國家,例如最大的債主中國,其總理李克強最近就 發表談話 說中國高度關注此事,同時也對美方提出警告,若真的讓債券違約將會嚴重影響到全球金融市場的安定,對美方施加一定程度的壓力,當然從過去歷史上來看,美國建國以來只有兩次真的發生政府違約的情況,而且時間都是很久以前(下圖),上一次是發生在1933年,而且當時都有一些特殊的背景情況導致政府違約,今年再度發生的機率是 非常非常低的 但無論如何,我們自己的投資並不能賭注在美國政府一定不會發生違約的風險,誰都不敢保證政治人物不會做出愚蠢的事情來,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分散投資的風險,做好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任何一個國家的投資都不要占全部組合當中太高的比率,最近歐洲股市的表現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當投資人被美國局勢搞得七上八下的時候,最近幾個月歐洲的股市卻悄悄的一直在上漲,下圖是美國道瓊工業指數(綠色線)與有歐洲道瓊指數之稱的STOXX50指數(橘色線)過去三個月的走勢圖,可以清楚看到兩者走勢的不同,雖然我們對於美國股市長期的走勢仍然是樂觀的,但任何股市都不可能永遠的上漲,所以如果你的投資組合過度集中在某個資產的話,應該適度的做個調整才對!

一頭牛與兩隻熊

圖片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 做資產配置(assets allocation)的時候,最重要的三個資產就是股票,債券與現金,但這三種資產各自都會有不同的循環,因此在不同的循環當中最好能夠適度的調整這三種資產的配置比率,那目前的循環是如何呢?LPL Financial資產管理公司的分析師根據1950年以來的走勢圖分析(上圖),目前的循環與1950-1960那個時期最接近,當時的情況是股市多頭,債市與現金(實質利率為負)是空頭!

鴿子女王(Dove Queen)葉倫(Janet Yellen)

圖片
美國即將迎來史上第一位女性聯準會主席葉倫(Janet Yellen),這項任命獲得了華爾街人士與經濟學者們的普遍支持,華爾街人士支持葉倫 (Janet Yellen)因為她向來被視為聯準會中的典型鴿派代表, 下表是瑞士信貸銀行所整理的聯準會幾個委員的政策傾向,從表中可以看到, 葉倫(Janet Yellen)甚至是比現任主席柏南克更為偏向鴿派,難怪她也 有 鴿子女王(Dove Queen)的稱號,這點表示 葉倫(Janet Yellen)絕對會繼續支持柏南克現在的貨幣寬鬆政策,而這點對於股市來說是絕對的大利多,自然也會受到華爾街的歡迎 由於過去媒體對於 葉倫(Janet Yellen)女士的報導比較少,因此我們大都對她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就整理一些最近媒體對於她的描述,我們一起來多認識這位下任的聯準會主席: 她傾向對於金融機構採取更嚴格的管制措施 她有很強的財經專業能力與影響力 她對於聯準會最近幾年的貨幣寬鬆政策參與很深,是協助政策設計的主要人士之一 她不認同拯救"大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未來對於出問題的金融機構伸出援手的機會不高 她對於經濟走勢的預測有很好的紀錄(根據 華爾街日報 ) 她對於創造就業的政策熱情高於防止通貨膨脹的產生(因此是典型的鴿派人士) 她相信現行的貨幣寬鬆政策能夠帶來較高的股價與房價,藉此提升人民的財富效果 她是民主黨人士 她不傾向支持緊縮的貨幣政策,除非就業市場的數據有非常亮麗的表現 綜合上述的幾點可以看到,這是現在復甦緩慢的美國經濟所最需要的聯準會主席的特質,美國經濟這頭過去受重傷的獅子相信能夠在 葉倫(Janet Yellen)女士的照顧之下安心的休養直到恢復健康為止,而這自然 也是華爾街人士認為對於股市的發展最佳的聯準會主席

簡單快速的了解美國政府的財政問題

圖片
美國民主黨政府為了要能夠順利提高債務上限受到共和黨的刁難,甚至不惜讓政府關門停止運作,造成了美國社會與企業高度的不安,美國的財政問題到底是多嚴重呢?上述圖片中的比喻能夠讓我們比較清楚的看出問題,想像一下有一個家庭的財務狀況如下: 家庭的年收入是21,700美元 家庭的年支出是38,200美元 信用卡的新增債務是16,500美元 信用卡的未償還餘額是142,710美元 目前為止家庭支出減少的金額是38.5美元 如果一個家庭的財務情況是如此,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很容易看出來這個家庭的財務問題,支出大於收入,勢必會讓債務更加的嚴重,而將上述的金額都加上8個0就是美國政府現在的財政情況了! 當然,雖然這樣比喻看起來比較容易理解,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家庭跟政府並不是完全可以相比的,政府要解決財政問題方法多的是而且權力大的多,政府可以加稅以提高收入,更重要的是,還可以自行印鈔票來償還債務,所以雖然美國政府的財政是赤字,但是面臨的問題會比類似財務情況的家庭輕的多,而且主要是政治問題大於經濟問題,所以蘋果與橘子還是不一樣的!

市場的波動終於出現了,投資人開始要有心理準備

圖片
圖片:Flickr 原本美國股市對於美國政府的關門事件並沒有太大的反應,甚至 華爾街還樂見 這樣的事情發生,但是投資人對於政府不滿的情緒現在慢慢也湧現出來了,讓政府知道樂觀還是會有限度的,這點我們從號稱"恐懼指數"的股市波動率指數(VIX)可以看出(下圖),原本VIX指數都還處在很低的16附近,昨天一下子就上升到了19.41,這是今年6/24日以來的最高點,而且可能很快會突破20,這表示現在市場上恐懼的氣氛開始增強了,因此未來幾天股市可能會有明顯的下跌,投資人要開始有心理準備,股市下跌個10%以上是很正常的 但這對於股市的長期走勢來說是好的,如同 Byron Wien 所說的,股市的擔心之牆(wall of worry)如果太容易攀爬反而是不好的,而美國股市今年以來一直都沒有出現比較大的跌幅,這對於股市的長期走勢來說是不利的,所以出現較大的跌幅會是好的,另一方面這也會對於美國政府帶來一些更大的壓力,更快去解決財政問題,但投資人可能也會擔心, 會不會四年多來的多頭走勢就此結束了呢? 我不知道,我想任何其他人也都不會知道!但目前我個人的看法是比較樂觀的,因為我認為美國經濟就像是一頭曾經受到重傷差點死掉但現在被聯準會(FED)悉心照顧的獅子一樣,只要這頭獅子的身體還很虛弱,聯準會就會負責繼續照顧它,不會放它自生自滅,這種情況下應該都還不需要擔心,因為這頭獅子是不會餓死的,除非將來聯準會"認為"獅子已經強壯到可以自行謀生,不再繼續照顧它,但實際情況卻是獅子仍然虛弱(或者因為被照顧太久失去了謀生能力)到無法自己捕到獵物,那個時候就真的需要擔心了!

反脆弱(antifragile)讀後心得

圖片
犧牲了好幾個晚上的睡眠,終於把厚厚一本的"反脆弱"給看完了,這本書是"黑天鵝效應"作者Nassim Taleb的最新著作,如同上一本書一樣,又是 厚厚的一大本,但同樣非常值得一讀,讀完之後收穫很多,如果你還沒有看過 "黑天鵝效應",我建議你先看完 "黑天鵝效應" 這本書,再去看 "反脆弱"這本,因為這兩本書比較像是同一個主題的上下兩集 ,作者在 "黑天鵝效應"這本書中大多是在解釋與說明黑天鵝事件的現象與人們對於很多事情發生機率的誤解,但比較沒有談到該怎麼處理與應用,主要是點出問題,但沒有告訴我們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而"反脆弱"這本書主要就是提供我們解答,告訴我們如何將這些觀念運用到金融投資上還有人生其他許多的領域上 "反脆弱"這個名詞剛開始看到的時候可能會感到有點摸不著頭緒,不知道這個詞的含意,因為這並不是我們平時會習慣的用詞,作者告訴我們,人們在想事情的時候,經常都是用正反兩個角度來思考,例如脆弱的相反就是堅強,但其實很多事情是分成三個等級,例如脆弱,堅強與反脆弱,這有點像-1,0,+1的關係,所以脆弱(-1)的相反是反脆弱(+1)而不是堅強(0),脆弱的東西不喜歡變動與改變,因為會給脆弱的東西帶來傷害,而反脆弱的東西是喜歡變動或改變,變動越大越好,至於堅強的東西,只能夠說變動並不會對它造成傷害,我們用球來當例子就會清楚,用玻璃或陶瓷做的球是脆弱的,變動太大就會破掉,而鉛球或鐵球是堅強的,拿來丟也不會破掉,至於網球或棒球就屬於反脆弱,因為越用力打會好,球會飛的越遠,作者告訴我們,人生中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用上述的觀念來思考,提供我們一個很清楚的思考架構與方法,讓我們能夠盡量遠離脆弱,接近反脆弱或至少是堅強的,這個觀念不僅可以運用到投資組合上還有很多人生的其他選擇(如生病看醫生,求職等等),這點在投資領域上尤其重要,因為金融市場的本質就是變動,而且經常會劇烈的變動,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的投資組合是脆弱的,就會很容易就爆掉,所以作者告訴我們如何去建立一個反脆弱的投資組合,讓我們不僅能夠不要因為市場的變動而爆掉,反而能夠喜歡市場的變動而獲利,相信這是每個人都想學習的方法,至於是什麼方法我就不在這邊說了,以

周末閱讀:股市的擔心之牆(wall of worry)已經變得更容易攀爬了

圖片
圖片:Flickr 華爾街有一句諺語:股票投資人是在攀一座 擔心之牆 (the wall of worry),意思就是說,股市中本來就會有很多需要擔心的事情,而且擔心的事情越多,往往股市就會爬得越高,而等到需要擔心的事情變少了之後,股市反而是容易下跌的,而現在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副董事長 Byron Wien 在他最新的市場報告中說:現在這座擔心之牆已經變得更容易攀爬了( The wall of worry becomes an easy climb ),Byron Wien說,隨著中東局勢的明朗與緩和,美國聯準會FED繼任人選即將出爐,美國延長貨幣寬鬆政策的時間等等,市場上壞消息越來越少,現在市場最大的擔心只剩下美國舉債上限(debt ceiling)是否能夠順利提高,其他似乎一切都往正面的方向在發展,這表示需要擔心的事情已經變得越來越少了 當然Byron Wien也提到幾個可能會出現問題的地方,例如美國的房地產市場的升溫等,但不論怎麼看,這座擔心之牆(wall of worry)似乎已經是很容易攀爬了,但這 並不是好現象 ,所以 Byron Wien在文章的結尾特別提到:"我在過去的經驗中學到,當多數人認為所有的事情都往正確的方向前進的時候,自己保持謹慎的態度是個好主意"!

華爾街喜歡這次的政府關門

圖片
圖片:Flickr 美國的兩黨之爭尚未獲得解決,政府依然持續局部關門,美國經濟為此勢必需要付出不小的代價,但股市為什麼沒有下跌呢?答案是:因為華爾街喜歡這次的政府關門! 摩根史坦利 分析師甚至認為這是一次 美麗的關門事件 (beautiful shutdown),因為這次的政府關門必然會對於經濟造成傷害,而這會讓美國聯準會(FED)別無選擇只能夠繼續維持貨幣寬鬆政策(QE),之前投資人擔心的QE退場時間必然會再繼續往後延長下去,而這種情況對於股市來說是最為有利的! 這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 經濟走勢 ≠ 股市走勢, 經濟的壞消息有時候反而會是股市的好消息! 不過摩根史坦利的分析師也特別提到,上述邏輯的前提是美國政府不能夠發生無法支付其公債債務的情況(default),政府關門和無法支付債務是不同的事情,如果美國政府真的發生無法兌現其公債的債務,那麼情況就會嚴重很多,一切都會改變了!

到了2025年,全球500大企業中,將近一半會是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

圖片
Posted by: James 根據 華爾街日報 的預估,到了2025年全球500大企業中,將近一半會是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企業,其中120家會是中國的企業!

從總統的任期時間來說,美國股市正進入最不利的階段

圖片
Posted by: James 政治上的不穩定似乎成了現在很多地區的主要問題,歐洲的義大利, 美國政府的局部關閉事件,連台灣都跟上了這股"潮流",總統與立法院長正鬥得不可開交,當然個別國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情況 ,互相之間並沒有什麼關聯性,但是美國與台灣倒是有一點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這兩位總統都是在任期的第二年(台灣)或即將進入第二年(美國),這個期間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有的,通常這個期間是 股市表現最不好的時候 ,下圖是美林證券統計自1928年以來,總統任期的四年當中與股市的關聯性,從統計圖可以看到,從任期的第一年底到第二年這個期間,平均來說,股市的表現最差 雖然我們經常提醒投資人,對於股市中的 任何型態都要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不要輕信股市的型態,因為有很多的型態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道理,可能只是湊巧罷了,但上述這個現象其實是 有道理的,因為在總統任期的四年當中,如果這個總統想改變一些事情或做比較大的改革的話,這個時期大概是 最有可能達成的機會,因為等到第三年或第四年的時候,政府都會開始忙著準備選舉,通常不會希望出現太多的改變,而政治上的一些改變就會帶來社會的動盪,所以這段期間的股市表現通常就會比較不好 而且台灣與美國一樣,這任的總統都是連任的,也就是說總統自己已經沒有選舉的壓力了,所以在面對改變或衝突的時候,妥協的意願就會更低了,如此一來衝突的情況就會更加的嚴重,進而造成社會更大的動盪與不安,但這不見得就一定是不好的,如果這個動盪或不安是總統替國家或人民帶來更好福祉的代價,相信多數民眾是願意承受短暫的社會動盪甚至於會是樂見的,例如美國這次的衝突主要是歐巴馬總統希望推行健保制度,而且這項制度是很多民眾所支持的,共和黨不願讓這樣的好康政策給了民主黨的政府,為了不讓歐巴馬占了這個便宜,竟然不惜用政府關門來抵制,所以像這種衝突對美國百姓來說應該是短空長多 但反觀台灣,現在這場正在上演的政治內鬥大戲,總統是為了什麼?爭的是什麼?坦白說,百姓都看不懂.... 資料來源: The Big Picture

17年來美國政府又再度面臨停擺,投資人需要擔心嗎?

圖片
圖片:Flickr 相信大家都從媒體看到了美國政府局部停擺的消息,而且媒體也特別強調,這是過去 17年以來 美國政府首度又面臨的困境,乍看之下會感覺美國似乎面臨了很大的困局, 台灣只因為立法院空轉了幾天就已經鬧得不可開交,感覺快要天下大亂了,更不要想如果是 政府停擺!這是何等大事,不是嗎?如果美國的政治都已經亂成這樣,那麼經濟是不是也會跟著遭殃呢?相信 投資人自然會想:是不是該做些什麼動作呢? 上述的想法當然是很正常的,但是投資人要做決定之前還是應該先冷靜一下,不能只是因為看到媒體報導就衝動的去做決定,既然美國政府是過去17年以來再度面臨停擺,那麼就表示過去也發生過這種事情,所以還是先看看過去發生的時候,金融市場是怎麼反應的,先來看看前一次美國政府停擺的時候,是在12/15/1995-1/6/1996,當時美國政府停擺了21天,當時的股票市場的情況是如何呢?從下圖可以看到,那段期間美國 S&P500指數是上漲的 ! 而那次之前的一個月,11/13/1995-11/19/1995期間,美國政府也是停擺了5天,而那段期間 美國 S&P500指數也是上漲的 ! 而且更早之前,事實上美國政府就已經是經歷過好幾次的政府停擺了,下表是統計美國政府從1970年之後曾經歷經的所有政府停擺的時間,不算這次的話,總共 已經發生過了17次 ,下表同時也統計了每次政府停擺時美國股市的表現與之後美國股市的表現,所有這17次政府停擺的期間,平均來說股市的表現是-0.1%,股市上漲的機率是47%,可以說股市是很中性看待這個事件,而政府停擺之後的一個月,平均來說股市是上漲0.7%,上漲的機率是65%! 從過去這些數據大家可以看到,投資人對於美國政府停擺這件事情其實已經是習以為常,並不需要大驚小怪,事情發生的時候,股市並不會因此有太劇烈的反應(這幾天的股市反應也是如此),而等事情結束之後,股市反而會視為利多而上漲的機率居多,所以投資人需要擔心美國政府停擺的事情嗎?看來是不需要的!

PMI指數數據傳來好消息

圖片
每個月最重要的經濟指標之一PMI指數陸續公布了,其中象徵全球整體經濟變化的 JPMorgan 全球製造業PMI指數(上圖),9月份數據為51.8,比前一個月的51.6些微的上升,顯示經濟仍是緩慢的往正面方向前進,而跟我們最息息相關的台灣,這次終於是傳來了好消息,台灣 9月PMI 指數達到52,比前一個月的50.0上升許多,也是去年3月以來最好的成績,希望這種趨勢能夠保持下去,不要被最近的政治紛擾所破壞掉 而與台灣關係密切的中國, 9月份的PMI 指數為50.2,雖然只比前一個月的50.1微幅上升一點點,但這樣的成績對於外界普遍預期經濟可能會衰退的中國來說,已經是很正面的訊息了! 其他國家的PMI指數數據看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