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神經經濟學」標籤的文章

為什麼越貴的酒喝起來更好喝?

圖片
上週我公司辦了一個兒童理財營,過程中我們會讓小朋友學習如何聰明的花費,每天我們會給小朋友們賺錢 ( 活動用的假錢 ) 的機會 ( 例如 : 回答問題,認真學習等等 ) ,同時小朋友也可以用活動中所賺的錢 ( 假錢 ) 去買一些零食,零食的數量是固定的,而且價格會動態的調整。例如舒跑總共有 20 瓶,當小朋友買了 5 瓶舒跑之後,舒跑的定價就會提高, 10 瓶之後就會再提高,原本的舒跑一瓶是訂價 100 元 ( 配合假錢的金額 ) ,到了最後 5 瓶的舒跑價格已經提高到了 1,000 元,這個過程能夠讓小朋友學到如何聰明的花費,當你受不了某個特定零食的誘惑而一直買的時候,你就會花更多的錢在這個零食上,而活動結束後所能夠存到的錢就會少很多。過程中我們發現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有個小朋友很喜歡喝舒跑,一直到最後 1,000 元一瓶的時候依然受不了誘惑還是掏錢買了以滿足口慾,而且更有趣的是,小朋友自己說,他覺得一瓶 1,000 元的舒跑喝起來比 100 元一瓶的舒跑更好喝!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你可能會想,小朋友實在很天真,舒跑不都是一樣嗎?怎麼會一瓶 1,000 元的舒跑更好喝呢?其實不然,這是人們很自然的反應,也是個很寶貴的理財知識。德國波昂大學 (University of Bonn) 一項新的 研究顯示 ,人們真的會認為標價較貴的紅酒喝起來比較好喝。研究對象為 30 歲的成年人,其中有 15 位男性與 15 位女性 ,研究過程將一瓶真實價格為 14 美元的紅酒分別標上 3 美元 、 7 美元與 21 美元三種不同的價錢,實驗的人會看到紅酒的標價,同時寫下自己喝過之後的感覺,實驗結果發現,喝到標價最貴的那些人給予的紅酒評價也最高,學者的研究結論是: “ 當人們看到較高的標價時,大腦的獎勵反應就會啟動,使得品嘗的經驗變得更好 ….. 但人們真正應該關心的問題,如何訓練自己的大腦避開這種行銷上常見的誤導手法 ( 故意將價格標高 )” 從上述實驗我們知道,價格的確會改變人們的使用經驗,但很多時候人們付出的高價格卻沒有得到相對更好的產品或服務,這種現象在金融投資中也很常見,人們往往迷信於大的品牌因而付出更高昂的費用,但很少想到這些大金融機構漂亮豪華的辦公室其實都是從客戶那裏賺來的錢去支付的,更重要的是,客戶並沒有因此獲得更好的投資結果。

沉悶的市場對投資人是危險的陷阱

圖片
資料來源 : 華爾街日報 " 想像一下你去參觀一個製造餅乾或牙刷的工廠 , 這些產品的製造過程應該是很無趣的 , 如果你發現到任何有趣的事情 , 那麼就表示這製造過程是有問題的 , 你的投資也是如此 , 投資的過程不應該是很趣的 , 如果你投資股票感覺到刺激有趣 , 那麼不久你就會開始賠錢了 " --- 知名財經專家 Charles Ellis Jason Zweig 是華爾街日報的得獎財經專欄作家 , 他每周的專欄文章是很多投資人必看的內容 , 長期閱讀他的文章對於投資人有很大的幫助 , 本周他的文章標題是 : 當投資人感覺到無聊的時候 , 這是危險的事情 (A Bored Investor is a dangerous thing), 文章開頭就說 : 當心無聊 ! 8 月份整個月美國股市每天都只在 1% 左右的範圍上下 , 平均日成交量只有前 7 個月的 20% 而已 , 可說是相當的無聊與沉悶 ,Jason Zweig 說 : " 但這對於投資人來說是很危險的 , 因為一個無聊的市場會導致投資人嘗試去做一些比較刺激的事情 " 作者舉例說 , 上個月有幾種基金有大量的資金流入 , 例如用融資創造兩倍收益的通訊科技基金 , 或是持有中國房地產的基金等 , 這些基金上個月的淨流入金額是 9 億美金 , 但更早一個月的 7 月份 , 這些基金的淨流出金額是 2 億美金 , 用融資創造較高收益的基金是風險很高的產品 , 而中國的房地產看起來一點也不像便宜的投資標的 , 這顯示不少投資人想在沉悶的股市中尋找一些比較刺激的交易 , 作者勸告投資人 : " 這些行為不是投資 , 完全就是投機的行為 , 只是想猜測市場的短期走向 , 這是不智的 " Jason Zweig 文章最後建議投資人 : " 如果現在的股市變動讓你感覺到很無聊 , 不要試著在你的投資組合中尋找刺激 , 你應該試著讓自己在生活中更加多采多姿才對 , 這樣當股市再度刺激的時候 , 你會比較快樂或至少比較不會賠錢 " 很有意思的一篇文章 , 推薦給大家 , 另外這篇文章中還有附上作者多年前訪問知名財經專家 Charles Ellis...

為什麼人們常常會不聽專家的警告而做出相反的決定?

圖片
再過8 天英國即將舉行公投已決定是否繼續留在歐盟 , 即使英國的專家學者們不斷警告民眾 , 如果公投決定是要脫離歐盟 , 英國短期內將會面臨經濟上的困境 , 英國央行總裁 Mark Carney 在最近舉行的記者會上直接說 , 如果英國脫離歐盟就是 : 經濟衰退 ! 一般民眾很少會從央行總裁口中聽到這樣的說法 , 可見事態之嚴重 , 但即使政府學者不斷的提出警告 ,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民調統計 , 目前支持留在歐盟與支持脫離歐盟的比率是 44:47,支持脫離者略微領先 ! 除了英國 , 美國同樣碰到麻煩 , 房地產大亨川普在剛開始大家以看笑話的情況下參選 , 結果竟然一路過關斬將成了共和黨的正式候選人 , 在川普的參選過程中 , 美國許多學者不斷警告民眾 , 川普是一個 " 麻煩 " 的候選人 , 如果他真的當選美國總統 , 美國的未來將會變得非常不可預測 ! 但即使如此 , 選民們對他的支持依然持續攀高 , 最近債券天王 Jeffrey Gundlach 就說 : 我想你 ( 投資人 ) 應該要開始為川普將成為總統這個事情最好準備了 ! 這兩個例子反應出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 為什麼人們常常會不聽專家的勸告而會做出相反的決定 ? The conversation 網站 中有一篇文章特別針對這個問題做出探討 , 文章中說 , 一個常見的答案就是 : 民眾都是比較無知的 ! 但這樣的說法並沒有事實根據 , 因為這兩個國家的民眾平均學歷都不低 , 也比過去歷史任何時候都高 , 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 另一種答案是說 : 民眾有自己的想法且對於 " 專家 " 越來越不信任 , 但這種說法也沒有事實根據 , 因為很多研究結果顯示 , 民眾對於 " 專家 " 的信賴度依然很高 , 那為什麼會如此呢 ? 比較可能的答案可以用行為經濟學 (Behavioral Economics) 來解釋 : 人類的大腦對於判斷複雜的問題本來就不是很靈光 ! 當面對很複雜的問題時 , 人類的大腦習慣用簡單也快速的決策來面對 , 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認知偏差 (cognitive biases), 民眾會想 : 英國脫離歐盟之後會如何 ? 不知道也很難正確的判斷 , 可能性太多種了 ...

男孩終究還是男孩

圖片
雖然我們在銀行或證券公司裡面看到大多數的職員都是女性,好像女性在金融業裡面就特別的適合,但是如果說到金融投資,外匯交易員,分析師,基金經理人等職務,則就是男性的天下了,早期在很多華爾街的交易室裡面根本就完全看不到任何的女性,現在雖然美國的法令在工作上不允許有性別上的歧視,但上述這些領域中女性仍然是相當少,好像男性天生就比較適合做投資,但真是如此嗎? 加州大學的知名行為經濟學教授 Terrance Odean 就曾經針對性別與投資報酬的關係做過研究並發表了一篇論文: 男孩終究還是男孩(Boys will be boys) ,他在研究中發現,男性比女性有更明顯的 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現象,在風險屬性上,男性也更喜歡追求風險,女性相對比較屬於風險的規避者,這樣的特性造成了男性在證券投資的行為上買賣的次數高於女性,而更重要的是,因為買賣交易次數過於頻繁,也導致 男性投資人的平均投資報酬率是低於女性投資人 的,之後也陸續有其他研究機構做過類似的研究,都得到一樣的結果,例如下圖就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所做的研究分析,結果顯示女性平均比男性的風險承擔度低7%! 資料來源: Reuters 很多人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出外迷路的時候,女性朋友(風險的規避者)通常都會立刻想要去問路,但男性朋友(風險的追求者)總是很鐵齒喜歡自己找路,結果卻往往是越走越失去方向,到最後完全放棄找路了才願意去問路,對吧! 男性似乎天生就比較愛冒風險,這也是男生的優點,但這樣的優點放到投資上就可能反而是災難了!

看到這裡面的哪個圖形,會讓你想要買進呢?

圖片
下面的幾張圖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因為這就是我們經常在電視上所看到的股市分析走勢圖,很多"專家"都會拿著類似的圖表來告訴投資人,根據這些圖表的分析,現在應該是要買進還是賣出? 現在請先看看下面這三張圖表,從圖形上來看大多是呈現上漲的趨勢,第一個圖表是即將往上突破平均線,第二個圖表是往上突破一個下降的長期趨勢線,第三個圖表是突破了一個下降三角形的型態,這三種圖表你認為哪個有最強烈的買進訊號呢?還是三個都是呢?或者三個都不是呢?先想一想你的答案! 你想好答案了嗎?相信有不少人應該都會認為至少有某個圖代表著買進的訊號吧!這些圖是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 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所發表的內容 首先,如果你認為上述的圖表是有買進訊號出現的話,那麼你可能需要留意一下美國股市的情況,因為事實上這些圖表代表的正是美國S&P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與道瓊工業指數,唯一的問題是,這些圖表是 故意被上下顛倒放的 ,所以如果你認為上面的圖表有買進的訊號,那麼真正出現的應該是賣出的訊號,正確的圖表如下: 但這裡要特別提醒的是,我在之前的部落格的文章(看 這裡 )就曾經提到,人類天生就特別會辨別一些型態,所以我們經常一眼就能夠認得曾經看過的人,但這個本能卻可能造成我們在投資上的誤判,如果你剛剛看了這些圖就會有想要買進或賣出的想法的話,那麼表示這個判斷型態的本能已經啟動了,你認為你已經看到了某些型態,但是這些圖形就代表美國股市已經結束了五年的多頭了嗎?真正的答案是: 不知道 ,誰都不敢確定股市的走勢未來一定會是如何的! 所以看一些圖表的分析就做投資決策的話要特別小心,因為常常我們以為自己看到了某種的型態或訊號,但往往那只是我們自己猜測的,就好像你以為自己看到了 水星上出現米老鼠的圖案 一樣! 或許真正的答案是如同知名財經作者Carl Richard所說的: 金融市場上其實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型態 (Pattern)!

哇...我看到了水星上的米老鼠!

圖片
看一眼上面的照片,我想你應該很容易能夠看出水星上面呈現一個米老鼠的圖樣,麵包上面有很像耶穌的圖像,天空的雲呈現一個人形,樹上有個動物的臉,石頭呈現一個頭的形狀,為什麼我們每個人幾乎都能夠很容易的看到這些型態(pattern)呢?因為這是我們大腦裡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功能,這個功能讓我們遠古的老祖先能夠在草叢中遠遠的就辨識出野獸,也能夠在暴風雨即將來臨之前就看出天候的變化,及早躲避這些危險,並且使其後代能夠繁衍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