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美國大選」標籤的文章

各方關注的美國中期選舉來了,該怎麼投資?

圖片
明天就是美國四年一度的中期選舉,中期選舉主要就是選出新的國會議員,這次的中期選舉格外受到關注,一方面因為中美貿易戰正打的激烈,美國川普總統不斷加大對於中國的壓力,使得中國政府將希望放在中期選舉中代表川普總統的共和黨會落敗,另一方面通常選民也會刻意讓代表執政的政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處於較少數的席次,藉此來制衡總統的權力,所以此次中期選舉民主黨奪回議會主導權的機率不小,不論如何此次美國中期選舉特別受到外界的關注,當然也包括投資人 投資人此時可能會想,如果中期選舉結果,川普的共和黨落敗,市場可能會如何?如果共和黨出乎意料的獲勝,市場會如何?在你決定要怎麼做之前,先看看 Forbes 媒體上的 一篇文章 該文章寫到: "從1946年以來共有18次的中期選舉,這18次選舉結果有各種的組合,有民主黨獲勝,也有共和黨獲勝,有總統與議會多數都屬於同一個政黨,也有總統與議會多數分屬不同陣營,但不論是哪種組合,美國股市在中期選舉之後的一年都是上漲的,18次都是如此,沒有一次例外!" 中期選舉的結果可能會於股市的短期波動會有不同的影響,但過去的情況來看,之後的一年股市都是上漲的,所以投資人其實不用太在乎選舉的結果。 另外文章也特別提到,明年川普總統將邁入執政的的第三個年度,從過去歷屆總統的四年任期來看,第三年往往是股市上漲最多的一年,因為尋求連任的總統通常會在第三年開始釋放出對股市較大的利多政策,藉此加大連任的機率 從上圖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到,總統任期的第三年對股市是最有利的 ,所以 ,不論明天的選舉結果如何 ,相信你已經知道該怎麼因應才是最正確的做法了!

川普是個欠缺思考的狂人,還是高明的談判者?

圖片
川普上任以來就迅速的惹惱了眾多國家 , 包括墨西哥 , 中國 , 中東國家 , 還包括了美國人自己 , 川普的行徑看似一個不受控制的小孩 , 他的的許多言行都跟傳統的政治人物差異太大 , 以至於許多主流媒體與政治專家普遍都不看好川普的執政 , 認為川普會傷害全球貿易 , 降低美國的外交力量 , 甚至傷害到美國的經濟霸權地位 , 例如川普取消的 TPP, 媒體就大多認為這反而是送大禮給中國 , 讓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能夠藉機擴大 , 是川普欠缺思考的錯誤 川普真的是個欠缺思考的狂人嗎 ? 其實不見得 , 先不要急著下此結論 , Marketpsych 網站的一篇文章提到 : " 野生的公象有時候會出現一種很奇怪的現象 , 稱之為 -musth, 此時的公象行為非常具有攻擊性且常常會做出許多不理性的行為 , 像是發瘋了一樣 , 其他的大象都知道 , 當看到有某隻公象進入 musth 狀態時 , 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這隻公象 , 而不要跟牠正面衝突 , 至於為什麼公象會出現這種現象 , 動物專家到目前仍然不是非常確定 , 但有趣的一點是 , 有的公象為了順利達到交配的目的 , 會假裝自己進入了 musth 的狀態 , 故意做出一些類似發瘋且不理性的行為 , 這個策略往往都會成功的讓公象順利達到交配的目的 " 野生動物的世界充滿著競爭與合作 , 國際外交與經濟也是如此 , 該文章繼續說到 : " 公象的這種假裝 musth 的策略其實就是一種比賽誰比較膽小的策略 , 當兩輛汽車高速互撞的時候 , 膽小轉彎的人就輸了 , 國際外交也是如此 , 尼克森在越戰的時候就曾經用過這種策略 , 他讓北越的共產黨認為 , 他已經沒有耐心了 , 甚至會願意不理性的按下核子武器的按鈕來結束這場戰爭 , 希望藉此逼迫越共投降 , 雖然他的這項策略最後依然失敗 , 但這種玩誰比較膽小的遊戲是談判中很常見的策略 , 特別是談判中條件較差者通常會用的策略 , 如果川普認為過去美國在 TPP 的談判中讓步過多 , 以及美國在打擊墨西哥走私與偷渡的問題上過於軟弱 , 川普有可能就是一隻正在假裝發瘋的公象 , 或者是一個把方向盤丟掉的駕駛 , 目的是讓對手認為 , 我一定要達到我的目的 , 我沒有其他的選擇 , 如果你選擇要跟我撞上 , 我就拉你一...

股票市場會相信川普總統嗎?

圖片
紐約客雜誌 (The New Yorker) 最近有一個漫畫很有趣 , 描述的是在川普的就職典禮上 , 美國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手裡拿著一個盤子 , 裡面裝著一個棉花糖 , 然後對川普說 : " 你可以選擇現在吃 1 個棉花糖 , 或者是你可以等 15 分鐘 , 然後我會給你 2 個棉花糖 , 同時宣布你成為下一任的美國總統 "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棉花糖的實驗 , 這是 1960 年代史丹佛大學針對小孩子曾經做過的一項有名的實驗 , 實驗者告訴一個 4 歲的小孩 , 你可以選擇現在吃掉這個棉花糖或者等我離開 15 分鐘後 , 當我再回來的時候 , 如果你沒有吃掉這個棉花糖 , 那麼我會給你 2 個棉花糖吃 , 這個實驗主要的目的是在測試小孩是否具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 實驗者認為 , 有自我控制能力且選擇等待的小孩 , 日後的成就會比較好 , 這個漫畫當然是在嘲諷川普的言行就像個小孩一樣很難受到控制 , 知名財經部落格 TheBig Picture 對此有更深入且精闢的見解 , 他在文章中說到 : " 這個實驗其實並不只是在測試小孩 , 也是在測試這個小孩所生長的環境 , 如果這個小孩生長的環境充滿著信任感 , 那麼通常這個小孩會比較願意等待 15 分鐘再吃棉花糖 , 因為小孩信賴這個機制 , 信任跟他說 15 分鐘後會有 2 個棉花糖的人 ” 因此小孩是否有信賴感是很重要的 , 投資人其實也是如此 , 作者繼續說到 : “2008 年美國發生金融海嘯 , 之後這幾年股票市場表現得異常強勁 , 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投資人信賴這個市場 , 從去年發生的英國脫歐公投與川普當選事件更可以看出這個信賴感 , 從川普勝選以來股票市場依然是維持著這個信賴感 , 現在川普正式上任了 , 因此未來的幾周會顯得特別的重要 , 因為這個信賴感是否能夠繼續維持 , 在未來的幾周就會見真章了 ” 美國的股票市場是否會信賴川普總統呢 ? 我們拭目以待吧 !

一個經濟學家的自我反省

圖片
川普已經正式就職成為美國總統 , 這幾天川普與其執政團隊的許多發言依然是表現得像是仍然在競選的階段 , 炮口四射且態度強硬 , 媒體對於這樣另類的總統仍然很不習慣 , 反應大多如選前的態度以負面看法居多 , 如果你單看這幾天的國際政治新聞 , 可能會以為未來的世界將會是一場混亂的格局 , 例如川普一上任就否決了歐巴馬政府布局已久的 TPP, 此舉媒體看衰者居多 , 但事實上金融市場的反應卻是異常的平靜 , 代表投資人恐懼程度的美國 S&P500 指數波動率 (VIX) 指數從美國大選之後就沒有超過 15 以上 , 顯示投資人對於金融市場的未來依然是信心十足的 , 一位經濟學家在其部落格 Conversable Economist 的文章就提到 , 隨時保持自己可能會判斷錯誤的心態是很重要的一種訓練 , 他舉例 , 在 1980 年代初期他剛從學校畢業的時候 , 下列幾件事情是他完全認為不可能會發生的 : 1. 我不相信我的餘生會有機會看到柏林圍牆倒下 2. 我不相信歐洲的國家特別是德國會放棄自己的貨幣 , 而採用一個統一的歐元 3. 我不相信中國會在未來的數十年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4. 我不相信美國聯準會在未來會將聯邦利率降到接近 0 如此低的位置 , 且維持好幾年 5. 我不相信一個紐約的房地產開發商將會成為美國總統 他說上述的事情不要說他當時不相信 , 他可能連想都不曾想過這會有發生的可能 , 從這個例子讓他反省 , 雖然他並不是川普的支持者 , 過去也認為川普的執政不會讓美國更好 , 但他也認知到自己可能是會判斷錯誤的 , 未來什麼事情都可能會發生 , 他開始去思考他可能在哪些地方會判斷錯誤 : 1. 美國製造業的工作有可能真的會開始增加 2. 未來美國的經濟成長率有可能會真的會達到每年 4% 以上 3. 未來四年川普的執政期間 , 國際貿易活動有可能並不會減少 4. 美國未來四年的財政赤字有可能並不會大幅度的上升 5. 川普執政期間依然可能會維持聯準會獨立行使職權的特性 知名財經部落客 The big picture 的 Barry Ritholtz 曾說 , 投資人對於經濟議題應該要有 " strong opinions, weakly held ...

不,臉書並沒有左右美國這場選舉結果

川普意外當選之後 , 民眾紛紛質疑各家媒體的民調公信力 , 眾媒體除了忙著解釋為什麼自家的民調錯得如此離譜之外 , 也急著要找個代罪羔羊來一起承擔 , 如果能將責任都推給別人那就更好了 , 於是現在 Google 跟 Facebook 成了這兩個替死鬼 , 媒體紛紛質疑 Facebook 左右了美國這場選舉的結果 , 大量假的新聞都是透過 Facebook 傳播出去的 , 而 Google 所提供的網頁廣告佣金則是這些假新聞生產者的衣食父母 , 當大家都在指責 Facebook 與 Google 時 , 我個人覺得財經部落格 The Big Picture 的作者 Barry Ritholtz 說得很好 , 他在 Bloomberg 的一篇專欄文章 , 題目是 : 臉書並沒有左右這場選舉 ( Facebook Didn'tTilt the Election ), 文章中說到 , 大眾對於這兩家公司的指責有點過頭了 ,Facebook 的演算法並不是真正的重點 , 人們的心理才是問題所在 , 而這個心理的問題叫做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華爾街專欄作家 Jason Zweig 曾說 : 我們的大腦裡面住著一個應聲蟲 (compulsive yes-man), 這個應聲蟲會支持並強化任何你想要相信的事情 , 這個應聲蟲會引導我們去尋找更多原本我們就已經相信的看法 , 同時也會引導我們去忽略我們不相信的看法 , 這就叫做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這個現象在政治與投資上最為明顯 , 例如以台灣的政治氣氛來說 , 經歷過了多年的選舉 , 大多數的選民其實都已經有特定的政黨偏好了 , 我們從早餐店所訂的報紙 , 美容院所播放的新聞頻道 , 政論節目 , 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家店的老闆政治偏好 , 因為人們總是喜歡去看自己原本就已經認同的看法 , 同樣的 , 在投資也是如此 , 當你研究好並買進某個股票之後 , 發現股價竟然下跌 , 你就會去尋找更多對該公司有利的資訊來說服自己 , 你的選擇是對的 , 而不去理會不利的訊息 Barry Ritholtz 在文章中說 , 這個事情最重要的經驗是 , 投資人應該學習如何減少 ( 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 ) 自己被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所影...

哪一黨執政對於美國股市比較有利?

圖片
資料來源 :LPL Financial Research 美國總統候選人即將進入最後一場的辯論 , 雖然多數選民都認為自己不會被辯論的結果左右選舉的意向 , 但是共和黨候選人川普的辛辣言論依然讓此次的辯論話題性十足 , 收穫最大的應該是電視媒體了 , 根據統計 , 雙方第一次的辯論時就創下了有史以來總統辯論最高的收視率紀錄 , 這次或許還能夠再創新高 投資人可能會關心 , 到底哪一黨執政對於股市會比較有利呢 ? 從過去的紀錄來看 , 民主黨執政時的股市表現會好一些些 , 從下圖可以看到 , 自 S&P500 指數開始以來 , 共有三任的總統任期期間指數是下跌的 , 而這三任都是共和黨執政 , 一次是尼克森總統 , 另外兩次是布希總統的任期 , 表現最好的一次是歐巴馬總統的第一任四年 , 這段期間股市共上漲了 84.5%, 當然這個樣本數不夠多 , 所以並無法證明什麼 , 投資人當作有趣的參考就可以了 無論如何 , 下個月美國總統大選就會揭曉答案了 , 目前來看股市依然是比較期待希拉蕊當選 , 各種民調顯示也是希拉蕊當選的機率較高 , 而且長期投資人其實並不需要太在乎誰當選美國總統 , 只是要注意的是 , 選舉什麼事情都可能會發生 , 就如同英國脫歐公投一樣 , 萬一最後是川普當選 , 股市短期應該會出現很大的震盪 , 這點倒是要有心理準備就是了

美國總統歐巴馬的任期與股市的關係

圖片
"美國現任總統歐巴馬是我共事過的8位總統裡面,我認為最深思熟慮且謹慎的一位,我很少看到他會匆忙的下決定,他總是充分的蒐集資訊,聆聽各方的意見並且詳細的分析問題,他解決問題的方式讓我想起了林肯總統"               ---Robert Gates at Duty: Memoirs of a Secretary at War 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美國總統的四年任期當中,股市的表現會有很大的不同,表現最差的是任期的第二年,而表現最好的是任期的第三年,根據美林證券的分析師指出,從下圖的歷史統計資料來看, 今年剛好是總統任期的第二年,而 今年到目前為止的美國股市走勢也頗為符合歷史的經驗,如果歷史的經驗可靠的話,那麼今年美國股市的表現就應該不會很好了,明年則比較能夠期待! 資料來源: Bloomberg View

從總統的任期時間來說,美國股市正進入最不利的階段

圖片
Posted by: James 政治上的不穩定似乎成了現在很多地區的主要問題,歐洲的義大利, 美國政府的局部關閉事件,連台灣都跟上了這股"潮流",總統與立法院長正鬥得不可開交,當然個別國家都有自己特殊的情況 ,互相之間並沒有什麼關聯性,但是美國與台灣倒是有一點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這兩位總統都是在任期的第二年(台灣)或即將進入第二年(美國),這個期間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有的,通常這個期間是 股市表現最不好的時候 ,下圖是美林證券統計自1928年以來,總統任期的四年當中與股市的關聯性,從統計圖可以看到,從任期的第一年底到第二年這個期間,平均來說,股市的表現最差 雖然我們經常提醒投資人,對於股市中的 任何型態都要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不要輕信股市的型態,因為有很多的型態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的道理,可能只是湊巧罷了,但上述這個現象其實是 有道理的,因為在總統任期的四年當中,如果這個總統想改變一些事情或做比較大的改革的話,這個時期大概是 最有可能達成的機會,因為等到第三年或第四年的時候,政府都會開始忙著準備選舉,通常不會希望出現太多的改變,而政治上的一些改變就會帶來社會的動盪,所以這段期間的股市表現通常就會比較不好 而且台灣與美國一樣,這任的總統都是連任的,也就是說總統自己已經沒有選舉的壓力了,所以在面對改變或衝突的時候,妥協的意願就會更低了,如此一來衝突的情況就會更加的嚴重,進而造成社會更大的動盪與不安,但這不見得就一定是不好的,如果這個動盪或不安是總統替國家或人民帶來更好福祉的代價,相信多數民眾是願意承受短暫的社會動盪甚至於會是樂見的,例如美國這次的衝突主要是歐巴馬總統希望推行健保制度,而且這項制度是很多民眾所支持的,共和黨不願讓這樣的好康政策給了民主黨的政府,為了不讓歐巴馬占了這個便宜,竟然不惜用政府關門來抵制,所以像這種衝突對美國百姓來說應該是短空長多 但反觀台灣,現在這場正在上演的政治內鬥大戲,總統是為了什麼?爭的是什麼?坦白說,百姓都看不懂.... 資料來源: The Big Picture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通常美國總統的第一任表現比較好?還是第二任呢?

圖片
圖片:Flickr 昨天,各大媒體電視都報導了歐巴馬正式宣示就職他第二任的美國總統任期,歐巴馬總統在第一任的期間,整體來說,經濟的成績單表現是不差的(看 這裡 ),這也是他能夠順利連任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但即使如此,美國經濟仍然尚未完全脫離險境,失業率仍居高不下,進展有限,因此,展望未來,美國民眾甚至其他國家的人也都寄望歐巴馬能夠在第二任的任期中,將美國經濟帶出榮景,進而引導全球經濟邁向更光明的未來 既然前四年在百年罕見的金融海嘯這麼艱險的環境下,都能夠繳出不錯的成績單,那接下來的四年應該更容易創下佳績,不是嗎?而且一般民眾總認為(或期待),因為已經沒有選舉與政治上的包袱,也累積了更多的執政經驗, 總統的第二任期能夠放開手腳,大刀闊斧的改革,為民眾創造更好的生活(而且,希望連任者的候選人都是這樣告訴民眾的,不是嗎?),但實際情況真會是如此嗎?

回顧美國總統大選60年來競選廣告 (影片)

圖片
Posted by:Anna 今天就是美國總統大選的日子,過去60年總統大選時的競選廣告,一次給它看個夠!

抱歉,總統先生,你被開除了(You are fired)!

圖片
圖片:Flickr Posted by: Anna 美國房地大王川普(Donald Trump)先生是個傳奇的人物,他的公司曾經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事業眼看就要倒閉了,但之後不僅沒有倒閉,反而神奇的快速崛起,且事業經營的更為成功! 他同時也是美國最會做秀的企業家之一,非常善於掌握媒體的注意,2004年開始他與美國NBC電視台合作,開創了"誰是接班人(Apprentice, 又譯作:飛黃騰達)"的電視節目,首創了採用電視節目真人秀的競賽方式選拔他旗下公司的CEO,節目播出之後相當的成功,川普(Donald Trump)在節目中最出名的就是那句經典的"You are fired!",也是參加比賽的人員最害怕聽到的一句話,每一次的參賽人員只有一位(最後的獲勝者)可以不需要聽到這句可怕的"你被開除了!",連知名的女歌手Cyndi Lauper都曾經難逃被川普"開除"的命運! 川普最近又出手了, 這次他想開除誰呢? 答案是: 美國總統歐巴馬! 這次他會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