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技術分析」標籤的文章

道瓊指數衝上23000點,這是你現在最該做的事情

圖片
美國道瓊工業指數一路往上衝 到 23,000 點之上,這隻老牛絲毫沒有疲憊的現象,美國財經專家 Charlie Bilello 在推特上說,道瓊工業指數已經上漲到過去 100 年來超買最嚴重的區域了,從任何角度來看,似乎股市隨時都有下跌的風險。 Dow closes at one of its most overbought levels in the last 100 years (based on 14-period RSI). $DJIA pic.twitter.com/xRiMO8uy03 — Charlie Bilello (@charliebilello) 2017年10月19日 也因此開始看到周遭一些朋友賣掉投資的部位,甚至有些大膽的朋友開始嘗試要去放空股市,因為很多人都相信,股市漲多了就會下跌,特別是當上漲的幅度已經偏離平均值很多的時候,這就是所謂的回歸平均值的特性。雖然,沒錯,股市不可能永遠上漲,終有一天股市的多頭會結束,金融市場也有回歸平均值的特性,但問題是,我們無法知道這件事情何時會發生,可能很快,也可能很久 彭博資訊社最近有一篇文章 ( 標題 : What if stock value revert to normallevels? ) 就提到 : “ 現在美國股市的 Shiller 本益比已經大幅偏離了平均值,雖然過去的歷史資料也顯示股市中有回歸平均值的特性,但是這個特性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反應快速,即使是在一推完全隨機的資料中,有時候也會產生一些回歸平均值的現象,這就是我們現在用來分析 Shiller 本益比會碰到的問題,倫敦商學校 (London Business School) 的財經教授 Elroy Dimson 曾說過 :” 很多回歸平均值的證據其實都只是基於有限資料所獲得到的假象 ” ,而且過去很多 Shiller 本益比回歸平均值的現象其實只是因為企業的盈餘逐漸追上來所產生的結果,而不是回歸平均值的效果 ” 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到 , 單純看到股市已經上漲了很多或是 Shiller 本益比已經偏離平均值很多 , 就判斷股市很快會下跌的話 , 這樣的推論是有很大問題的 , 如果進而做出退出市場甚至去放空市場 , 這樣做的風險是很高的。當然 , 股市已經上漲很多是個事實 ,...

做投資決策前再多想一想

圖片
“ 投資人必須謹記,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並不是能獲得多少的報酬,而是報酬背後相對應的風險,投資之後你能否安心地睡覺,這比其他什麼事情都來的更重要 ”                                                                              ---Seth Klarman( 美國知名投資專家 ) 昨天我分享了過去每次年份逢 7 的時候,美國股市的表現看起來都非常的不好,特別是到了 9 、 10 這兩個月的時候,當你看到這種統計數據的時候心理要不受到影響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既然過去好像每次都是如此,那是否表示股市真的有一些固定的模式呢?如果再加上你聽到周遭的朋友或某個 ” 專家 ” 強烈的建議現在應該賣掉投資,你還坐得住嗎?我相信這是很難很難做到的。 我們先來看過去美國股市每個月的變化,從上面的統計圖可以看到,的確每年的 9 、 10 兩個月是過去歷史上表現相對比較不好的月份,並不是年份逢 7 才會有這樣的情況,所以首先投資人要知道的是,逢 7 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含意。再來,你可能會想,那既然這兩個月份股市通常表現較差,那麼不是先出場會比較好嗎?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如此,但如果你仔細看統計圖就會發現,不同的計算期間,每個月的股市表現也會不同,股市就像是個持續不斷在改變中的系統,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或形態,每一個特定年份的股市變化可能跟過去的歷史情況都完全不同,任何人都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能夠去判斷未來股市的變化會是如何。 市場上不斷會有人讓你認為股市好像有個固定的模式在變化,看看下面的例子: 2013股市即將大跌? 2014股市即將大跌? 2016股市即將大跌? 這些無非都是要讓你誤以為股市接下來就會這樣變化,結果卻都不...

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地區性政治風險(Geopolitical Risks)?

圖片
恐懼再度回來了 , 從 CNN Money 的恐懼與貪婪指標 可以清楚看到 , 投資人現在是處於極端恐懼的狀態 (extreme fear)! 投資人在恐懼什麼呢 ? 當然是中東與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 , 美國在川習會之前突然的發射大批的戰斧飛彈轟炸敘利亞 , 同時美國的航空母艦大軍現在已經在朝鮮半島的周遭海域集結 , 北韓依然態度強硬絲毫沒有退讓的跡象 , 川普已經告知天下 , 如果中國不願意幫忙解決北韓問題 , 美國就會自己動手解決 , 如果這次川普如此的大張旗鼓還無法順利解決北韓的核子武器威脅 , 那就是上任以來最大的挫敗 , 對往後的施政將會有巨大的影響 , 因此看來川普這次也是下定了決心 , 朝鮮半島的衝突是一觸即發了 ! 緊張的情勢正在上演 , 那麼投資人該如何因應呢 ? 應該先出場觀望一下嗎 ? 先別急 , 看看其他的專家們是怎麼說的 , 如果你是技術分析的愛好者 , 那麼看看財經專欄作家 Mark Hulbert 在 MarketWatch 網站上是這麼說的 : " 在大家都急著在尋找市場的一些訊號的此時此刻 , 我發現最古老的技術分析指標 -- 道瓊理論 (Dow Theory) 似乎有些幫助 , 這個理論是由 William Peter Hamilton 先生在 100 年所發明的 , 當時他正擔任華爾街日報的編輯 , 這個理論至今仍有許多投資人使用 , 此時道瓊理論 (Dow Theory) 告訴投資人可以不用太緊張 , 好消息是我長期追蹤的三位知名道瓊理論 (Dow Theory) 專家都認為目前股市的趨勢依然是往上的 !" 上述是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看 , 另外 ,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也是一個很好的參考 , 知名財經部落客 BenCarlson 在 Bloomberg 的專欄文章中寫到 :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之後 6 個月美國的道瓊工業指數下跌了超過 30%, 當年度美國股市關閉了長達 6 個月之久 , 是美國股市至今為止休市最長的紀錄 , 因為當時的投資人都已經嚇壞了 , 市場完全沒有成交量 , 但隔年 , 股市整年度上漲了 88%, 也是目前為止道瓊工業指數年度上漲最多的一年 , 從戰爭開始的 1914 年到 1918 年戰爭結束 , 股市一共上...

為什麼投資人永遠都不應該嘗試去猜測市場的漲跌?

圖片
在台灣不論你收看哪一個頻道的股市財經節目 , 節目內容大多免不了有某個 " 專家 " 秀著某支股票 ( 或大盤 ) 的走勢圖或技術分析圖表告訴你 , 該股票 ( 或股市 ) 未來會如何如何變化 , 看似非常的專業厲害 , 但你有想過嗎 ? 如果這些方法或內容真的那麼有用 , 為何你看了那麼久這類的節目卻依然是沒什麼賺錢甚至還虧損呢 ? 今天看到 MarketWatch.com 網站上有一篇文章很值得跟大家分享 , 文章標題是 : 為什麼投資人永遠都不應該嘗試去猜測市場的漲跌 ?( Here's why you should never try to time the market ), 我節錄文章中的幾個主要重點跟大家分享 : 1. 透過研究股市的型態 (pattern) 去判斷股市未來的走勢是效果很有限的方法 , 但這依然沒有阻止人們嘗試這麼做 , 因為人們喜歡有 " 確定 " 的感覺 , 而且你只要矇對一次可能就會聲名大噪 , 一炮而紅 2. 即使有些 " 專家 " 真的曾經準確的預測過股市的大跌 , 但其實那只是運氣好而已 , 因為這些 " 專家 " 的長期投資績效也都並不突出 ( 如果該準確預測是一項技巧的話 , 投資績效應該要非常好才對 ) 3. 有些人是採用基本分析來判斷股市 , 用企業的盈餘或本益比 , 但是這些因素對於判斷股價的高低點是完全無用的 , 當本益比很高的時候 , 通常伴隨的是該股票 ( 或股市 ) 有很強的上漲動能 , 所以我們只能夠說 , 當本益比很高的時候 , 未來 5-10 年該股票 ( 或股市 ) 的投資報酬率會偏低 , 如此而已 , 沒有錯 , 每次的股市大跌時本益比都很高 , 但你永遠無法知道這個大跌何時會發生 4. 使用技術分析指標或趨勢線等去判斷走勢是很多人常用的方法 , 但這種方法的根本問題在於 , 你必須事後才能夠確認這些指標或訊號是否是有效的訊號 , 而且隨著程式交易的普及 , 市場變得更加複雜化 , 要使用這些方法來獲利的困難度是非常高的 人們的本性上不喜歡面對不確定的未來 , 所以會用各種方法去尋找確定的答案 , 這也是技術分析方法長期歷久不衰的主要...

被技術分析愚弄

圖片
" 有意思的地方並不在於過去 1950,1960,1970 年代 , 當時的交易員並沒有任何的個人電腦設備 , 卻想使用特殊的交易技巧 ( 例如分析圖形型態 ) 來嘗試獲利 , 而是隨著個人電腦的普及 , 相關的軟體都已經開發出來能夠分析這些交易技巧 ( 例如分析圖形型態 ) 是否真的能夠幫助獲利 , 人們到今天卻依然還是在使用這種方法嘗試獲利 , 甚至有學校在學生學過一些技術分析的基本原則並通過考試之後就發給學生相關的文憑證明 , 不過想想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 你只要看看到現在依然有很多人相信占星術且運用到很多地方上 , 而且有不少學校也頒發這類的文憑給學生 , 只是這些學校從來都沒有辦法證明她們所教的這些技巧有多少的成功率 " --- 取材自書籍 " 被技術分析愚弄 (Fooled by Technical Analysis: The perils of charting, backtesting and data-mining)"

一個新的美國股市多頭市場可能才剛剛開始

圖片
美國股市從金融海嘯後 2009 年 3 月的低點到現在已經上漲了快要 8 年了 , 過去這將近 8 年的期間有不少的投資人因為擔心股市已經漲幅過大而陸續退出這個市場 , 能夠堅持到現在還沒有退場的人已經是少數了 , 但也不免擔心這頭股市的老牛是否很快就會走到盡頭 ? 沒錯 , 如果從過去歷史的經驗來看 , 半年前美國股市就已經邁入了史上第二長的牛市了(如上圖所示) , 僅次於 1987-2000 年的史上最長牛市 , 但這種分析方式的前提是 , 我們都同意這波美國股市的多頭是從 2009 年 3 月開始的 , 顯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同意這種看法 , 知名財經部落格 The Next Big Move 的作者就提出了他不同的看法 : " 財經媒體對於股市有個很常見的定義 , 那就是當股市從高點下跌 20% 以上時 , 我們就認為這是空頭市場了 , 別相信這種看法 , 這是錯的 ! 這種看法導致許多投資人離開了這個市場 , 因為媒體不斷的說 ,7 年多的牛市已經太久了 , 即將結束 , 想想看這種說法有多麼的可笑 , 如果市場在周一下跌了 20% 以上 , 然後在週二又漲回來 , 你會認為這是空頭市場嗎 ? 當然不是 ! 反之 , 如果股市盤整了 10 年 , 期間最多只下跌 19.9%, 你會認為這就是多頭市場嗎 ? 當然也不是 ! 如果股市下跌 20% 以上就是多頭市場的結束 , 那麼為什麼媒體都不提 2011 年時股市曾經下跌了 21.6%? 所以我認為這種定義是沒有意義的 , 我自己對於股市的看法則是 , 從 2015 年中到 2016 年中是美國股市的空頭市場 , 而這波多頭應該是從 2016 年 7 月初股市突破新高點時才開始的 , 而選前股市又重新回到 7 月初的價位成功測試底部 , 所以我真的認為一個新的多頭市場才剛剛開始而已 !"

斯斯有兩種,股市的下跌也有兩種

圖片
資料來源 : Ivanhoff Capital Blog 1. 第一種下跌的情況是屬於股市多頭走勢中的正常拉回 , 此時股市通常是在位其 200 天移動平均線之上且此平均線是呈現上升的趨勢 , 此時股市下跌 5-8%, 之後股市回升時市場中的強勢股通常會是表現較好的股票 2. 第二種下跌的情況是指數下跌 15-20%, 這種情況通常發生在許多散戶投資人與機構法人爭相賣出股票以換取現金造成市場大幅下跌 , 而且通常不是因為他們想要賣而是他們被迫必須賣掉持股 , 這種下跌情況通常發生在股市的 200 天移動平均線是呈現持平或下跌走勢 , 而且此時的股市大多處在該移動平均線之下 , 這種下跌經常會導致股市從多頭走勢轉向空頭市場且持續長達一年以上 , 當這種下跌情況結束後股市表現較好的股票通常是那些跌最深的股票 , 例如從高點下跌 8 成以上的股票 從上面的描述來看 ,9/9 的股市下跌比較像是第一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