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3的文章

周末閱讀:經濟是如何運轉的?

這是一個很棒的30分鐘影片,是由最大避險基金公司BridgeWater的負責人Ray Dalio所提供的,影片內容告訴我們經濟的運轉其實就跟機器是很像的,對於理解經濟的運作有很好的描述 ,看懂經濟的循環對投資決策自然會有很大的幫助 ,影片中也告訴我們美國現在正處在經濟循環的哪個階段,利用周末花點時間看看吧(也可以翻譯成中文字幕)! 完整文字說明資料看這裡: How the Economic Machine Works

"泡沫"就是在尋找下一個"更笨的人"的遊戲中所產生的

圖片
華爾街日報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之一Jason Zweig在其專欄文章:要多少個"更笨的人"才會造成一個泡沫( How many"Greater Fools does it take to make a bubble? )提到,最近有個新的學術研究顯示: 觀察別的投資人的行為最容易使自己忘掉風險 泡沫往往不是由欠缺訊息的投資人所引起的,而是由訊息太多的投資人所引起的(這點之前就有人討論過,看 這裡 ) 其實這兩個結果是互相有關連的,先看第二個現象,當股市(或某個金融資產房地產,黃金等等)上漲越多的時候,看好這類資產的訊息就會越多,而投資人又往往會有第一個現象的行為,認為現在買進股票 (或某個金融資產),將來能夠以更高的價錢賣給另一個"更笨的人",而這兩個現象不斷循環的結果就會造成泡沫,更糟的是,當價格造成泡沫的時候,因為投資人會更常去關注價格的訊息尋找下一個 "更笨的人",結果往往最後發現自己變成那個"最笨的人",買到的是最高點! 那投資人該怎麼避開掉入上述的泡沫呢?該學術報告建議兩點: 當投資人發現其他人的行為已經接近瘋狂或愚蠢或過度樂觀的時候,投資人應該要遠離群眾與市場(例如從紐約搬到股神巴菲特居住的奧瑪哈)並且減少攝取媒體與網路訊息的次數,遠離市場能夠讓投資人冷靜下來思考,增加避免掉入泡沫的機會,其實這就跟我們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雜訊(noise)有關,當股市上漲很多的時候,看好該市場的雜訊 (noise)就會增加很多,接觸越多的雜訊,犯錯的機會就會越高 投資人在做投資決策時都應該要有一套清楚的投資法則(rules)而不是只因為價格的因素,不要只因為價格上漲而買進,同樣的,不要只因為價格下跌就賣出 上述兩點建議看似簡單且像老生常談,但卻是投資人不斷重複掉入泡沫陷阱的主要原因,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難怪巴菲特的老師同時也是投資大師的葛拉罕(Graham)在半世紀前就說過: 投資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 !

雜訊 vs. 資訊

圖片
美國經濟情況,資料來源: Russell Investments 如果有人告訴你:"投資要成功就要多做功課,多看各種市場的訊息!"請問上述這句話你認為對還是錯?我想多數人會認為,這是廢話,本來就應該如此,不是嗎?其實不然,事實上看越多的市場訊息可能反而會導致我們越容易在投資上造成虧損!為什麼呢? 因為訊息分為兩種:雜訊(noise)與資訊(information),如果我們看的訊息大部分是雜訊 (noise) 的話,那麼看越多反而會越有害,就像垃圾食物一樣,吃越多對身體越不好,但更糟的是,多數人喜歡看的訊息其實都是 雜訊 (noise),因為跟垃圾食物一樣,雜訊(noise)通常都是辛辣,刺激,有味道,好玩,有趣,所以人們都比較喜歡,即使知道對身體有害,還是會抗拒不了誘惑,反之,資訊 (information) 就好像是無糖,無鹽,無添加物的食品,雖然人們知道多吃這類食品有益健康,但就是不喜歡吃而且無趣,更麻煩的是,訊息又比食物更難判斷,人們大多不知道哪些是垃圾訊息?哪些又是健康的訊息? 那麼哪些訊息是屬於雜訊 (noise) 呢?主要有兩類,一類就是 媒體對於短期市場波動的描述 ,不論是前一天股市漲跌的原因或者是盤中漲跌的即時報導說明都屬於這類的雜訊,其實金融市場特別是股市是很深奧的系統(system),造成股市波動的原因並非簡單的一兩種原因,但人們對於事情的結果總是會期望知道其原因,媒體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也就會去"找原因"來告訴我們,知道這種不真實的原因,對投資人並沒有任何的幫助,另一類就是 各種市場或股票短期走勢的預測 ,這種訊息比前一個更為有害,前一個訊息吃多了雖然對身體並沒有幫助,但也還不至於造成太大的傷害,這一種訊息吃多了會造成嚴重的身體傷害,因為人們會誤信這種預測而做出危險的投資行為,事實上,任何人都沒有預測市場走勢的能力 那麼哪些訊息又是屬於資訊(information)呢?我還沒有找到對於資訊很好的定義,所以我們就暫時先用例子來說明好了,上圖就是屬於資訊的一個例子,這是Russell Investments定期更新的8個指標,其中4個屬於金融市場的指標,4個屬於經濟的指標,由此來判斷目前金融市場的氣氛是否正常?還是處於極端的情況,如果指標

騰訊財經:中國頂尖富豪使用的黑卡

圖片

這是現在應該投資新興市場股市的原因

圖片
圖片:Flickr Posted by: James 新興市場國家今年的表現普遍都不好,從下表可以看到,無論是亞洲新興市場,金磚四國還是拉丁美洲(最差),今年的表現都不理想,當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國聯準會的QE縮減談話,使得全球的資金紛紛撤離新興市場流向了相對較安全的美國,市場上也諸多新興市場的負面消息,但投資人真的應該遠離新興市場嗎? 新興市場ETF投資報酬率, Seeking Alpha 股價的下跌自然也造成了新興市場股價越來越便宜,下圖是美國與新興市場的Shiller P/E Ratio走勢圖,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兩者股價的價值差距越離越遠,美國股市越來越貴,而新興市場股市卻越來越便宜,當然這絕不表示美國股市就會立刻下跌( 我們之前提到過 ,美國股市短期內都還看不出會有大跌的風險),而新興市場股市就會立刻上漲,但是我們都知道,金融市場都有回歸平均值( regression to the mean )的現象,意思就是怎麼漲上去的後來就會怎麼跌下來,反之,怎麼跌下去的後來也會漲上來,目前新興市場的Shiller P/E Ratio是13.4左右,遠低於過去的平均值,因此未來自然是上漲的機率會高於下跌的機率 大家都知道投資要賺錢就只有四個字,那就是"買低賣高",但是說比做容易太多了,人們的習慣都是喜歡追逐上漲的市場,而遠離下跌的市場,這就變成是希望"買高然後賣更高",所以要真正能夠"買低賣高"就必須經常去思考現在市場的投資人最討厭哪些資產?因為這些資產才會是比較便宜的! 毫無疑問的,新興市場是現在投資人討厭的市場,既然新興市場的股價現在是便宜的,這就表示現在投資新興市場股市未來賺錢的機率也會是比較高的,下表是 gurufocus網站 根據三個變數:股利,企業成長率與價值變動率所推估的股市未來報酬率,公式如下: 從該網站推估的股市未來年報酬率可以看到,幾個新興市場股市的預估投資報酬率都是比較高的,最高的是中國34.6%,其次是俄羅斯的27.8%,已發展國家的股市普遍預期報酬率是比較低的,最高的是新加坡的17.5%,美國與德國是最低的,當然,我再次強調,這並不是用來猜測市場的短期走勢,不表示新興市場股市短期內就不

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但還不夠好

圖片
一個衡量美國經濟活動很好的指標就是 芝加哥聯準會國家經濟活動指標 (Chicago Fed National Activity Index, CFNAI),這個指標因為包含了85個經濟指標,所以涵蓋的範圍相當的廣,也因此很能夠充分反應出美國經濟活動的情況,這個指標最新的數據已經公布(完整報告看 這裡 ),8月份的指數為+0.14(上圖),前一個月的數據是-0.43,顯示經濟活動持續擴張,但通常看這個指標的時候會以三個月的移動平均值來觀察會比較客觀些,這樣能夠消除一些雜訊(noise),下圖就是這個指標的三個月移動平均值走勢圖,從三個月的移動平均值來看,目前指標仍然是處於負值,顯示經濟活動的擴張速度仍然還不夠快,或許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聯準會(FED)會在上星期決定暫緩QE縮減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主要國家的GDP在第二季持續上漲

圖片
圖片來源: The Economist 全球主要國家的GDP在第二季持續呈現上漲的情況,顯示經濟已經逐漸好轉

Barry Ritholtz的12個投資準則(下)

圖片
昨天我分享了Barry Ritholtz的12個投資準則的 上半段 ,今天繼續跟大家分享下半段的6個投資準則: 了解自己的心理運作 :很多投資人都會認為自己是在跟機構法人,基金公司,券商,投顧,其他的投資人在競爭,要投資賺錢就必須打敗上述這些人,非也,投資人真正需要打敗的對手不是這些人,而是自己,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自己的心理,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大腦在遇到投資事務的時候,會產生一些反應,而這些反應會阻礙我們成功的投資,常見的反應就是過度自信( overconfidence ),規避風險( risk averse ),羊群效應( herd behavior ),確認偏差( confirmation bias )等等,這些都是會阻礙我們成功投資的障礙,因此了解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才能夠克服這些障礙進而成為成功投資人 當自己犯錯的時候就勇於承認錯誤 :我們都是凡人,凡人都會犯錯,在投資上更是如此,想像一個職業棒球選手,如果打擊率達到0.333他就是個明星球員了,但這表示他每三次上場打擊,有兩次是沒有辦法上壘的,再厲害的球員都不可能每次都能夠成功的打擊上壘,即使連 股神巴菲特 ,每天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的資料,他也承認不可能每次都判斷正確,當發現錯誤的時候,他就是承認錯誤,並立刻改進錯誤,前面提到,投資人通常為什麼不願意虧損的投資,原因之一就是不願意承認錯誤 了解金融市場的運作與經濟的循環 :當我們每天花時間關注金融市場變化的時候,很容易就會陷入"見樹不見林"的情況,漸漸的就會忽略了市場的循環,在投資上要時時提醒自己關注長期的趨勢,當你越能夠用長期的趨勢來看待市場,你成功的機會就會越高,短期有很多的因素都會干擾著市場的變動,甚至讓你認為市場將會永遠的上漲,例如1999年,2007年的美國股市一樣,而2008年金融危機主要就是美國金融機構過度擴張信用(leverage)所造成的結果,因此之後美國也就進入了去槓桿化(deleverage)的階段,這就是目前的循環 ,但如果我們觀察歷史的紀錄就會發現,這種現象過去也曾經發生過,所以金融市場的運作都是有循環的,沒有哪一次是不一樣的 保持謹慎好奇的態度 :投資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在投資領域中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身為投資人每個人都希望能夠找到一種絕佳必勝的投資方法,能夠百戰百

日本重新回到上升軌道

圖片
日經指數走勢圖,Bloomberg 日本股市在經過兩個月暑假的休整之後,本月開始又重新悄悄的回到上升的趨勢(上圖),上週五的日經指數收盤為14,742點,根據 華爾街日報 的說法,若日經指數站上 14,934點 就代表日本股票市場又開始進入多頭的階段了,這個情況應該很快就會看到了!

騰訊財經:解密美聯儲

圖片

Barry Ritholtz的12個投資準則(上)

圖片
圖片:Flickr Barry Ritholtz是財經部落格 The Big Picture 的版主,也是財經界的知名人物,他長期致力於部落格的經營,多年來分享了許多豐富的資料與投資想法,他的投資理念有別於傳統華爾街的思維,因此也吸引了許多忠實的讀者,是我個人很喜歡閱讀的財經部落格,今天就跟大家分享 Barry Ritholtz的12個投資準則: 快速認賠賣出你的錯誤投資,讓你的正確投資去長期獲利 :Ritholtz提到,這個是他認為最好的投資準則,但這個投資準則執行起來比想像中的困難許多,每個人在投資選擇上都會有出錯的時候,但人們對於錯誤的選擇通常都會不願意去承認,也不願意認賠賣出虧損的投資,心理學家稱此為規避損失(Loss aversion),相對的,對於那些正確的投資選擇,人們往往會太早去獲利了結,這樣就造成了賠錢的投資持有太久,而獲利的投資卻持有太短,聰明投資人的行為應該是剛好要相反 避免預測 :太多的研究都已經證實,人們(專家也是一樣)對於預測未來的能力是很糟的,想想看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有多少人(或專家)能夠準確的預測危機的發生?想想看為什麼投資人過去這五年很少有人賺到美國股市大多頭的錢?因為這五年來很多人都在預測另一個金融危機的發生(到現在都還是如此),但結果都沒有發生,所以Barry Ritholtz提醒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不要去聽信別人的預測,自己也不要去做預測,為什麼呢?因為一旦自己去做了預測,你就會去關注預測是否準確,而不是市場的情況,但人們應該關心的是投資組合是否能夠賺錢?而不是是否能夠準確的去預測市場的變化?這兩者是不同的 了解群眾的想法 :經濟學大師凱因斯在其巨作"就業,利率與貨幣的一般理論"當中用了一個理論稱為 凱因斯選美競賽 (Keynesian Beauty Contest)來解釋股票市場的運作,凱因斯提到,想像一下有一份報紙刊登了六張妙齡女郎的照片,讓讀者投票選出他們認為最漂亮的女郎是哪一位?成功猜中得票最高女郎的讀者就有機會參加抽大獎的活動,如果你想獲得抽大獎的機會,那麼你的選擇策略是什麼?凱因斯說,最差的策略就是直接選擇一個"你自己認為"最漂亮的女郎,因為你的選美觀點可能跟其他的人並不相同,所以比較好的策略應該是進一步去想,"其他人"比較可能

賈伯斯:人生的秘密

這是賈伯斯(Steve Jobs)在1995年的訪問影片,他談論到如何去改變人生,賈伯斯說人生的可能性比你想像的更為豐富,當你開始去影響你周遭的人,或者做一些讓別人可以使用的東西時,你的人生也就會開始跟著改變

巴菲特評論現在美國股價

巴菲特接受訪問時說,五年前當時的美國股市價位異常的低,很容易找到便宜的股票,現在大多數股票的股價都已經充分反映了其該有的盈餘水準,不容易找到便宜合適購買的股票

美國最新電影預告片:Money for Nothing--Inside the Federal Reserve

聯準會的中秋賀禮:暫時不縮減QE

圖片
圖片:Flickr 昨天的聯準會會議讓市場大為驚喜,因為聯準會並沒有如多數人預期的啟動縮減QE,顯示聯準會採取穩健保守的策略來看待經濟的復甦,同時也希望能夠等到更多經濟復甦的證據再來啟動縮減QE,這個消息自然也帶動了股票市場的上揚,同時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下跌到2.70%(下圖),這幾天的中秋連假期間投資人應該能夠好好的玩一玩了,不需要太擔心金融市場的變化, 這是聯準會給金融市場的中秋賀禮! 下圖是市場預期美國聯邦利率(Fed Fund Rate)未來三年年底時的利率水準,顯示 美國聯邦利率(Fed Fund Rate)應該到後年(2015年)才會開始調高 副總裁理財日誌祝大家中秋節快樂!

金融壓力指標告訴我們,美國股市仍有上漲的機會

圖片
圖片:Flickr Posted by: James 判斷投資人對於股市的看法是樂觀或是悲觀的指標有不少,例如有的人喜歡看 波動率指數(VIX) ,也有的人會看CNNMoney的 恐懼與貪婪指標(Fear and Greed Index) ,今天跟大家介紹另外一個指標稱為 聖路易士聯準會金融壓力指標 (St. Louis Fed Financial Stress Index),這是美國 聖路易士聯準會(St. Louis Fed)所製作的指標,製作這個指標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更清楚的看出金融市場的變化,這個指標是由18種每週更新的資料所結合而成的指標(如果你想知道指標的詳細內容,請看 這裡 ),由於包含的資料很廣,因此很能夠真實的反應金融市場的變化,因此也受到投資人的喜愛,下圖就是 聖路易士聯準會金融壓力指標的走勢圖,當指標在 零軸以下 的時候代表金融市場所面臨的壓力是比較低的(low stress) 雖然聖路易士聯準會(St. Louis Fed)製作這個指標的目的是希望監控金融市場的變化而不是股票市場(這不是聯準會的責任),但如果我們將股市的資料跟這個指標放在一起的時候,則會發現這個指標是美國股票市場很好的一個反向指標(下圖),其實這是有道理的,因為當金融市場壓力低的時候,通常就表示金融市場是比較健康的情況,在此情況下,投資人當然會於股市是比較樂觀的,對於股市當然是有利,所以從下圖可以看到,當指標處於零軸以下的時候,通常股市都是呈現上漲趨勢的,好消息是,目前的指標位置仍然是處於零軸以下,這表示金融市場仍然是在低壓力的情況,未來 只要指標仍是在零軸以下的時候 ,投資人就還不需要太擔心股市,因為表示股市仍有上漲的空間 如果我將股票走勢上下顛倒放的話就會看得更清楚,從下圖可以看到這個指標(藍色線)與美國股市(紅色線)的走勢是相當同步的

美國公債殖利率短期內再大漲的機會應該不高了

圖片
圖片:Flickr Posted by: James 這個月金融市場的焦點就是美國聯準會,而明天(美國時間周三)就是重頭戲的開始,因為明天美國聯準會(FED)將召開兩天的會議,金融市場都在關注聯準會將會如何處理QE的退場機制,我們之前提到過,現在QE的規模是每個月聯準會購買850億美元的金融資產,而大多數的金融機構都預期聯準會將會從9月開始每個月逐漸減少100-150億美元的金融資產購買量,以這個速度計算的話, 大概8-9個月 的時間,美國聯準會就可以完全退出QE 那利率市場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呢?從10年公債殖利率的走勢來看,利率市場似乎已經都消化了QE退場的這個因素,因為最近這幾天的利率走勢反而是下滑的(下圖),所以看來除非明天的開會結果有比較出乎市場意料的內容出現,否則短期內利率可能會在2.5%-3%之間整理一段時間,再出現利率大漲的機率應該不高了!

騰訊財經:不同國家人民的理財傾向

圖片
Posted by: James

雷曼兄弟銀行倒下之後5年

圖片
雷曼兄弟銀行在5年前的9月15日倒下,這件事情到目前還是讓很多人感到震驚,其對於金融市場的影響到現在都還沒有結束,在雷曼兄弟倒下之後也引起很多的討論,包括金融體系真的有變得比較安全了嗎?美國政府讓雷曼兄弟倒閉是正確的決定嗎?還是有其他的陰謀呢(因為當時的財政部長Hank是過去高盛Goldman Sachs的執行長,而雷曼兄弟一直是高盛的死對頭), 另外,特別是對於投資人來說,應該要能夠從這次的金融危機學到一些教訓,隨著全球化程度不斷的加深,金融危機的發生機率事實上比我們原因想像的都還要高出許多,所以投資組合的風險管理就變得更為重要了,其實這些都應該是財經媒體需要關心的議題,但我想全世界主要國家中大概 只有台灣的媒體對這個議題是完全不關心的! 從銀行業的角度來看,過去這5年有什麼變化呢? 經濟學人雜誌 有一個很好的圖表告訴我們答案,從下圖一可以看到,從5年前當時全球銀行業的規模來說,主要是以歐美國家的銀行占主導位置,但是經過雷曼兄弟事件之後,現在全球10大銀行當中,中國的四大國有銀行已經全部都擠進去了,另外四個是美國的銀行,歐洲只剩下匯豐銀行(HSBC)還在前10名,另一個是日本的銀行,所以最明顯的變化之一就是中國銀行業的崛起,在雷曼兄弟倒下之後,歐美銀行業主導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也隨之降低了,再者,原本國外大銀行均持有中國幾家國有銀行的股份做為戰略投資者,但自從金融危機之後,為了符合自身銀行的資本適足率的要求,這些國外銀行在過去這5年均陸續退出中國幾家國有銀行的持股(高盛出清中國工商銀行,美國銀行出清中國建設銀行,瑞士銀行與蘇格蘭皇家銀行出清中國銀行持股), 最近美國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也開始減少對於招商銀行的持股, 目前僅剩 匯豐銀行(HSBC)仍持有較多的交通銀行持股 ,這場金融危機讓國外銀行業對於中國金融市場的影響力也跟著下降了,而且隨著中國銀行業自身的壯大,未來這些國際銀行想重新入股中國這幾家國有大銀行的機會也將會變得更加困難!

歐元區的風險重新回到義大利身上

圖片
圖片:Flickr 去年第一季的時候,西班牙第四大的銀行尋求政府的資金援助,最後導致整個西班牙的銀行體系都需要接受援助,從那時開始西班牙就的經濟就陷入了困境,當然,投資人就開始認為西班牙的投資風險是高過義大利的,目光的焦點都轉向了西班牙,但現在,情況又改變了,風險又回到了義大利身上,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義大利的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今年的5月開始,殖利率就從4%以下開始上揚,現在已經突破了4.5%(下圖),而且歐元區的情況跟美國不同,美國今年五月以來雖然公債殖利率也是快速的攀升,但投資人是以經濟好轉的現象來解讀美國殖利率的上揚,反觀歐元區,如果公債殖利率上升會被視為投資人對於該國政府債信的疑慮上升 下圖是西班牙與義大利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差額(正值代表西班牙的殖利率高於義大利),從圖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在2011年8月到2012年2月之間, 原本市場是比較擔心義大利,所以義大利的公債殖利率是高過於西班牙的,但從 2012年第一季開始,西班牙的公債殖利率就開始上揚,顯示政府債信的風險加大,甚至殖利率開始高過了義大利,但現在情況卻又相反了 資料來源: Sober Look 為什麼會如此呢?當然還是跟兩國經濟的變化是有關的,相對來說,西班牙看起來經濟復甦的情況是比較樂觀的,下圖是兩國工業生產總值的變化圖,從圖上可以看到,西班牙的工業生產總值(藍色線)似乎已經快回到了正成長,而義大利卻還有往下探底的風險,雖然從現在的殖利率水準來看,還不需要過於擔心,但如果未來10年期公債殖利率突破了5%的時候,投資人就需要開始多留意義大利的情況了!

科學家發現,人類在做投資決策時的選擇行為竟然跟猴子是一樣的

圖片
圖片:Flickr 電影"猩球崛起"描述黑猩猩具有不輸給人類的智慧,加上黑猩猩本身擁有的力量與敏捷性,很可能成為足以與人類對抗的動物,當然,電影的情節自然是誇大了一些,但是猩猩與猴子一直以來就是被視為僅次於人類具有高智慧的動物,最近科學家更發現(看 這裡 ),猴子面對風險的選擇行為竟然跟人類是很接近的,科學家依據猴子體內水含量的多寡將牠們分為富有(體內不缺水)與貧窮(體內呈現脫水現象)兩個族群,然後讓猴子有兩種選擇,一種選擇是安全保守的方案,一定會有水喝,但是水的量比較少,另一種選擇是只有一半的機率會有水喝,但水的量比較多,實驗結果發現,"富有"的猴子大多傾向冒風險去獲得更多的水,而"貧窮"的猴子則大多選擇保守的方案,而且同樣一隻"富有"的猴子,當牠身上的水分減少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變窮了),牠就會轉而選擇比較安全的方案以確保一定會獲得水喝,科學家認為猴子這種面對風險的決策行為是跟人類在投資時的選擇是很像的,有趣吧! 跟人類一樣非理性的猴群經濟

週日閱讀:變動經濟環境下的資產配置

圖片
有諸多的 學術資料 都已證實 資產配置 (assets allocation)是決定投資報酬率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如何最好投資組合的資產配置可說是投資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經濟大環境時常都在變化,例如以上圖來看,理想的經濟成長是希望能夠是往左上方移動,也就是低通貨膨脹率伴隨著高經濟成長,但也有些人擔心(看 這裡 )未來美國會是成為右下方的 停滯性通貨膨脹 (Stagflation),也就是高的通貨膨脹率伴隨著低的經濟成長,但不論會是如何,畢竟經濟環境的變化不是我們能夠控制的,我們能夠控制的是投資組合中的資產配置,我們應該關心的是,不同的經濟變化會如何影響投資組合的表現呢?這是我的週日閱讀: 在變動的經濟環境下資產配置的表現( Assets Allocation in a Shifting Economy)

有投資新興市場股市嗎?這是一張你會有興趣的圖表

圖片
資料來源: Advisor Perspectives Posted by: James 你有投資新興市場嗎?還是準備投資新興市場呢?這是一張很有意思的圖表你可以參考,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的投資分析師將2010與2012年,2013年的新興市場股市的走勢放在一起比較,結果發現,在2010與2012年的時候,新興市場股市都是在暑假期間觸底,然後從9月開始一波比較明顯的漲勢,今年(紅色線)也會如此嗎?誰也不知道,而且今年還有美國聯準會(FED)縮減QE規模這個變數是過去沒有的,另外,我們也都知道,過去的走勢不代表未來也會如此,同時對於股市的任何型態都要很小心謹慎的去看待,但新興市場的股市價位相對於已開發國家來說是屬於便宜的,這點是肯定的,所以 無論如何,現在都不應該是站在賣方的!

5年過去了,金融市場學到教訓了嗎?

圖片
明天是個很特別的日子,因為五年前(2008年)的9月15日,美國知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正式申請破產,繼而引發了嚴重的全球金融危機,五年過去了, 金融市場學到了教訓了嗎 ?知名財經部落客The Big Picture的Barry Ritholtz接受華爾街日報的訪問時說:金融機構反而變得比從前 規模更大 ,市場占有率更集中在少數幾家銀行,這表示 業務的風險更為集中 ,主管機關也沒有要求任何的銀行家要為這場危機受到懲罰,所以 金融機構學到教訓了嗎?他的結論是:完全沒有 ! 五年前的這場金融危機是每個從事金融相關行業的人都應該要深入去了解並思考的,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危機?為什麼金融機構與政府當時都無法看出這場危機?這個事件對於我們在協助客戶的投資組合上面有什麼啟示? 不少外國的財經媒體都在本月份製作專題讓讀者記取這個教訓,為了回顧五年前的情況,華爾街日報從每月開始每天都會在網路上刊登五年前9月同一天的報紙,讓讀者回顧當時的情況(看 這裡 ),英國的經濟學人雜誌也將這個議題放上了雜誌的封面(看 這裡 ),並在文章中問了兩個問題:一,全球金融更加安全了嗎?二,更多危機是否將會爆發?該雜誌認為兩個答案都是肯定的!再來,Businessweek網站針對這個議題,整理了相當豐富的資訊(看 這裡 ),完整的紀錄了從2008年9月15日當天開始,美國財政部長Hank Paulson如何面對這場金融危機,接下來每年跟這場危機相關的重要訊息都有完整的報導,是相當豐富且完整的資訊,值得好好深入的閱讀,而且有一點很特別的是,該網站的資訊最後用知名財經作者Michael Lewis( 魔球 , 大賣空 等暢銷書籍的作者)的訪談作為結束(看 這裡 ),其中有一段訪談的對話很有意思: Businessweek:經過上次的金融危機,你認為優秀的年輕人現在會比較傾向去矽谷而不是華爾街追求財富嗎? Michael Lewis:我的感覺是,即使那場金融危機的確讓一些金融機構已經沒有像過去那麼吸引年輕人,但我認為金融業還是會吸引不少年輕人,因為如果想要去矽谷謀生,你必須真的有兩把刷子且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才行,進入的門檻比較高,但相對的,想要 進入金融業,只要你是名校畢業的學生,大概就沒什麼問題,至於你真正懂什麼專業並不重要

搜狐財經:中國式的偽城鎮化

圖片

13號星期五

圖片
圖片:Flickr 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沒錯,就是13號星期五,這是個在西方國家很多人認為很不好的一個日子,認為這一天會諸事不順,但這是一種迷信?巧合?還是真的有些道理呢?我們來看看金融市場怎麼看待這個似乎不太吉祥的日子,下表是這波美國股市從2009年3月以來所經歷過的7次 13號星期五,右邊的欄位可以看到當天股市的表現,這七次當中,有三次股市是上漲的,有四次股市是下跌的,七次加起來平均每天股市的表現是上漲0.01%,所以單純從這七次的股市表現來看,似乎看不太出來 13號星期五有什麼特殊的壞運氣,但 這波多頭走勢平均每天的股市表現是上漲0.09%,而且有56.34%的日子股市是呈現上漲的,所以 如果跟這波多頭股市的所有資料比較起來的話,13號星期五這一天似乎又真的是表現的比較不好,所以相信的人還是會認為是有影響的 不過股市當中,類似這種日期的型態( calendar effect )通常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根據,而且我們之前也提到過(看 這裡 ),想利用金融市場當中的"型態"來獲利是很困難的,所以對於這類的資料不需要太當真,輕鬆看待就好囉! 資料來源: Bespoke Investment Group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領先指標顯示,已開發國家的經濟情況好轉

圖片
資料來源: Dr. Ed's Blog 經過了七,八兩個月炎熱的夏天,已開發國家大多迎來了經濟上的好消息,之前我 曾經提到過 ,美國,歐洲與日本的8月份PMI指數都顯示經濟好轉的現象,知名財經分析師Dr. Ed Yardeni最近也指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s)也顯示,已開發國家中的美國,歐洲與日本的經濟表現呈現好轉(上圖),而經濟表現比較落後的已開發國家是屬於大宗物資生產國的加拿大與澳洲,另外金磚四國(BRIC)方面,OECD的領先指標仍呈現下滑走勢(下圖),其中,巴西與印度的經濟表現更是落後於中國與俄羅斯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s)的詳細數據可以在 這裡 查到

中國似乎已經度過了經濟最壞的情況

圖片
圖片:Flickr Posted by: James 諸多證據顯示,中國似乎已經度過經濟最壞的情況了,首先我們先來看匯豐銀行(HSBC)中國製造業PMI指數,該指數在8月份已經重新回到了50以上,數據為50.1顯示經濟活動邁入增長加速的階段 出口是佔中國經濟很重要的因素,同樣的在7,8月份,中國的出口年增率也已經恢復了成長 資料來源: Sober Look 大宗商品如鋼鐵的需求也恢復了成長(下圖橘色線),還有 李克強經濟指標 之一的用電量也是呈現成長(下圖藍色線),基礎設備投資也在成長(下下圖橘色線),只有房地產投資在政府打房的措施之下,是呈現下降的(下下圖藍色線),所以現在國外媒體普遍的共識都認為中國已經 度過了經濟最壞的情況 ,正依照過去的成長速度繼續往前進(看 這裡 , 這裡 )!

Jeff Gundlach建議,做多中國與俄羅斯

圖片
資料來源: Business Insider 債券資產管理的兩大天王之一 Jeff Gundlach 發表了他最新的市場報告,首先,他對於整體新興市場的股市是看壞的,其中他最 看壞印度 ,認為印度將會是最容易變成危機的一個國家,因為印度大量的依賴外國的資金,但同時他建議 做多中國與俄羅斯 ,因為這兩個國家的股票市場相對比較封閉,也比較不會受到外資的影響,不應該將所有新興市場國家放在一起看,這兩個國家目前的股價相對便宜,值得進場布局,除了股市之外,當然大家最關心的還是他對於債券市場的看法,他仍然維持 先前的看法 ,認為美國利率還是不會那麼快的上升(但身為債券資產管理者,似乎他也只能這麼說),因為短期內還看不到通貨膨脹的風險,除非大宗商品的價格在未來有明顯的上升 雖然這次的報告裡面並沒有太多新的資訊,但是報告裡面還是有一些不錯的資料,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花點時間消化一下,例如: 今年這波債券的賣壓相對於過去歷史的情況,是相當的嚴重 QE對於美國股市的影響 QE對於債券殖利率的影響 美國股市與債券的長期相關性走勢圖,從 1997年 開始兩者的相關性突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