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這些事情不可以告訴投資人

財經媒體 ( 電視 、 廣播 、 報紙 、 雜誌 …) 是很多人獲取投資資訊的主要管道來源,但這些訊息對你的投資真的有幫助嗎?答案可能不是如此,我曾經分享過 ( 看 這裡 ) 美國知名財經專家 Dan Solin 所說的 10 個你不會在財經媒體看到的訊息 ( 但卻都是真實的訊息 ) ,這裡再分享他所說的另外 10 個財經媒體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我們所推薦給觀眾(讀者)你的股票或債券基金,其實非常有可能會在未來 10 年內消失的,即使沒有消失,其操作績效也很可能會低於同類型的指數基金 一檔基金的內含成本 ( 管理費 ) 越高,其操作績效比同類型的指數型基金高的機率也越低 ( 含意 : 成本才是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基金經理人的過去績效,也不是基金的評等 ) 即使這次市場真的是不一樣了 (it’s different this time.) ,我們依然不知道未來市場的走勢會是如何 我們的財經 ” 專家 ” 對於自己預測的信心程度與他過去預測的準確度有著負向關係 ( 含意 : 對自己的預測越有信心的人,其過去的預測準確度越差 ) 我們的財經 ” 專家 ” 出現在媒體的次數同樣與他過去預測的準確度有著負向關係 ( 含意 : 越常出現在媒體上做預測的 ” 專家 ” ,其過去的預測準確度越差 ) 對股市預測極度的看好或看壞,提出這些看法本身所獲得的利益比實際依據這種建議去操作獲得的利益更大 成立一家避險基金 ( 或代操公司 ) 所獲得的利潤大於投資人將錢交給這些人去投資獲得的利潤 ( 含意:大多數的利潤是從投資人的口袋流向這些人的口袋中 ) 大多數退休基金的主要受益者是負責操盤的基金公司 而不是這些退休基金原本想照顧的人 ( 退休的軍公教與勞工 ) 很多退休基金會面臨破產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負責操盤的基金公司從中獲取太多的利潤 有一些人默默的在試圖改變投資理財這個行業,希望讓這個行業能夠走向更正面的發展,但這些人很少能夠獲得媒體的關注 上述這些都是真實的內容但卻幾乎不會出現在財經媒體中,這讓我想到最近在台灣不斷上演的年金改革抗爭,當然,年金的問題有許多需要去改革的地方,但是年金面臨困境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出在操作的績效不好,那麼基金的操作績效不好原因是什麼?操作費用是否合理?基金經理人的選擇是否適當?基金的資產配置是否正確?有沒有人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