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單一海外債券的迷思

"首要原則 , 不要造成傷害 (First, do no harm)" ---希波克拉底誓言 (Hippocratic) 這幾天跟幾位投資人聊到近期在金融機構熱賣的單一海外債券產品,許多喜歡購買單一海外債券的人都有一種想法(迷思) : 持有單一的海外債券,除了能夠享受到固定的配息之外,如果短期債券的價格下跌,只要持有到期,就能夠拿回本金。聽起來很棒,不是嗎 ? 能夠固定領到較高的配息 ( 通常都比存款利息高 ) ,持有到期還能夠保本,真是太完美了,所以難怪會在金融機構熱賣。 其實通常金融機構熱賣的產品都不像投資人想像中的那麼美好,單一海外債券也不例外,購買這種商品的投資人忽略幾個重要的點 : 1. 投資風險依然是存在的 持有單一債券的投資人依然要面對債券的各種風險,如利率風險,信用風險,違約風險,通貨膨脹風險 ..... 等等,這些風險並不會因為持有單一海外債券而消失,甚至風險更高。至於到期拿回本金,如果你買的是長年期的債券,當你在多年後拿回本金時 ( 假設沒有違約的情況 ) ,你的本金也會被通貨膨脹侵蝕掉。美國知名財經專家 Cliff Asness 在財務分析期刊 ( 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 裡面一篇文章 — 我 ( 對投資產業 ) 的十大眼中釘 (My Top Ten Peeves) ,當中的第十點他就批評很多理財顧問錯誤的告訴客戶 : 投資單一債券比投資債券基金更好 他在文章中說到 : “ 債券基金是很多債券所組成的,每天根據當天所持有的債券價格報價,一個債券的組合怎麼可能比其所持有的單一債券更糟呢 ? 這在邏輯上是不通的。另外,持有單一債券到期並拿回本金,這一點雖然表現上看起來很有價值,但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