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別再說指數型基金(或被動式投資)會造成股市的泡沫了

最近我經常在演講的時候都會有人問到:指數型基金 ( 或被動式投資 ) 的盛行是不是會造成股市的泡沫 ? 或是助漲助跌,造成股市的震盪幅度加大 ? 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心裡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可喜的是開始有更多人關注到指數型基金 ( 或被動式投資 ) ,憂的是台灣的投資人都還只有很少數的人享受到指數型基金 ( 或被動式投資 ) 的好處,卻已經開始要面對種種奇怪的說法,混淆事情的真相。 其實對於指數型基金的種種說法 ( 或指控 ) 並不是現在才開始,只是最近幾年比較密集的受到關注(或攻擊),美國 ETF 專家 Eric Balchunas 在推特上提到,早在半世紀之前的 1975 年,當第一支指數型基金問世的時候,當時美國 Chase 銀行的人就寫信給華爾街日報的編輯,信中提到: “ 指數型基金的問世將會導致市場變得更沒有效率,股價只會成為流入指數型基金的金錢的分配所造成的結果,而不會反應該公司的投資前景,這樣一來市場的效率將會死亡 ” Worrying about index funds is literally as old as index funds themselves. Here's a letter to the editor in WSJ from 1975 from the director of research at Chase. Pretty much same thing Burry said yesterday.. pic.twitter.com/k28ukn6gns — Eric Balchunas (@EricBalchunas) September 4, 2019 即使1975年的時候指數型基金規模小的可憐,依然受到業界的如此攻擊,現在指數型基金的規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自然受攻擊的程度就更為猛烈,三天兩頭就可以看到財經媒體上出現 宣稱指數型基金會造成股市的泡沫或加劇市場的震盪之類的文章。例如這幾天在彭博資訊社(Bloomberg)就有 一篇文章 說:大賣空這本書裡面提到的英雄人物(意思是其準確"預測"金融海嘯)Michael Burry指出--指數型基金就像是次級房貸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一樣(糟糕) ,昨天我看到很多人都在傳這篇文章 ,把指數型基金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