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

地球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五次的大浩劫,最近的一次大浩劫發生在 6,600 萬年前,那次的浩劫讓恐龍從此消失在地球上,也造成地球上 75% 的生物從此絕種了。雖然地球的歷史上許多曾經存在的物種消失了,但是新的物種也不斷的誕生,地球的歷史是如此,金融市場也是如此,很少有永遠存在的物種 ( 企業 ) 一篇 研究報告 顯示, 1964 年的時候,美國 S&P500 指數中的大企業平均停留在指數中的時間為 33 年,到了 2016 年這個時間已經縮短為 24 年,依照這個趨勢,到了 2027 年的時候,這個時間會繼續縮短為 12 年,這個意思就是說,未來的 10 年,目前 S&P500 指數裡面的公司 ( 這些都是很大型的企業 ) 將有一半會被其他公司取代,這就是創造性的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 !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告訴投資人,散戶投資人盡量不要去購買單一公司的股票,因為你很難知道未來哪些公司才能夠繼續存活下去,長期持有單一公司的股票成為風險很高的一種行為,台灣股市中很多過去曾經規模很大很風光的公司,最後卻下市股票淪為壁紙,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財經部落格 of dollars and data 的版主在文章中說的很好 : " 在投資的領域中,你不需要表現大膽,也不需要去跑贏指數,你只需要 存活下去 ,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