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預測」標籤的文章

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

圖片
地球的歷史上曾經發生過五次的大浩劫,最近的一次大浩劫發生在 6,600 萬年前,那次的浩劫讓恐龍從此消失在地球上,也造成地球上 75% 的生物從此絕種了。雖然地球的歷史上許多曾經存在的物種消失了,但是新的物種也不斷的誕生,地球的歷史是如此,金融市場也是如此,很少有永遠存在的物種 ( 企業 ) 一篇 研究報告 顯示, 1964 年的時候,美國 S&P500 指數中的大企業平均停留在指數中的時間為 33 年,到了 2016 年這個時間已經縮短為 24 年,依照這個趨勢,到了 2027 年的時候,這個時間會繼續縮短為 12 年,這個意思就是說,未來的 10 年,目前 S&P500 指數裡面的公司 ( 這些都是很大型的企業 ) 將有一半會被其他公司取代,這就是創造性的破壞 (creative destruction) ! 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告訴投資人,散戶投資人盡量不要去購買單一公司的股票,因為你很難知道未來哪些公司才能夠繼續存活下去,長期持有單一公司的股票成為風險很高的一種行為,台灣股市中很多過去曾經規模很大很風光的公司,最後卻下市股票淪為壁紙,這些例子不勝枚舉,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財經部落格 of dollars and data 的版主在文章中說的很好 : " 在投資的領域中,你不需要表現大膽,也不需要去跑贏指數,你只需要 存活下去 ,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

未來哪一檔基金會表現較好?

圖片
"對所有的投資人來說,要去挑選哪一檔基金未來會勝出,就跟選擇彩券會出現哪一個數字是一樣的"                                                                      ---英國財經專家 Michael Johnson 從小到大我們在很多活動中都會有成績的排名,例如:考試成績 、 運動比賽 … 等等,而且通常這些排名也大多能夠反映出參與這些活動的人技能的優劣好壞,即使其中仍然有些運氣的成分存在,但技能還是影響排名主要的因素。也因為如此,當我們在看排名的時候,心裡很自然都會假設排名高的人就代表是對於該項活動有較好的技能。 但這樣的想法套用到基金的排名卻出現很奇怪的現象,我們來看看過去的統計數據,上圖是分析從 1998 年到 2013 年這段期間美國各基金經理人的績效表現,當年度基金績效排名前 100 名的基金,到了第二年還有多少會繼續保持在前 100 名,理論上來說,績效好的基金大多數應該能夠持續在隔年依然保持好的績效。我們來看看實際的結果, 1998 年的時候,基金排名前 100 名的基金,到了 1999 年,這 100 名基金卻只有 6 檔基金能夠擠進前 100 名,到了 1999 年的時候,當年度的績效前 100 名的基金,到了隔年 (2000 年 ) 卻通通都擠不進前 100 名,以此類推 ….. ,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年績效前 100 名的基金,到了隔年幾乎有 9 成都無法繼續保持在前 100 名之中,這不是很奇怪的現象嗎?你很難想像,一個學校裡面,第一年段考前 100 名的學生,到了第二年的段考時,有 9 成的學生無法繼續保持在前 100 名當中,這種怪異現象是不會發生的。你同樣也不會看到當年度排名前 100 名的職業高爾夫球選手,到了隔年會有 9 成的選手掉出前 100 名的排名當中,那麼為什麼在基金投資的領域中卻...

數位貨幣是泡沫嗎?

圖片
如果你問過去這幾個月什麼是漲幅最瘋狂的資產?答案就是數位貨幣 (digital currency) 或稱為加密貨幣 (Cryptocurrency)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主題。最著名的數位貨幣就是比特幣 (bitcoin) 了,比特幣的價格在過去幾個月上漲了 3 倍之多,今年初從 1,000 美元起漲,這個月最高漲到 3,000 美元,今天的價格是 2,763 。 相信很多人會說,比特幣根本就是泡沫,我之前曾經分享過比特幣與黃金的價格比較,當時就很多讀者留言說比特幣根本就不能跟黃金相比。沒錯,持這種看法的人不少,甚至有不少國外的財經專家也是這種看法。本月初的時候,知名財經部落格 Abnormal Returns 曾經出過幾個問題,詢問其他部落客們的答案,其中一個問題是: “ 今天人們熱衷的事情當中,什麼事情是 10 年後我們再回頭來看會覺得是很愚蠢的事情 ” 當時就有財經專家直接回答是:比特幣! 如果你對於比特幣這類的數位貨幣還不是很清楚的話,網路上有很多的資料可以查詢,這裡我就不詳細的說明。簡單的來說這是一種人們可以直接透過網路相互支付的貨幣,中間並不需要透過任何的機構 ( 例如銀行 ) ,這種貨幣的發行也不受任何一個機構 ( 例如中央銀行 ) 所控制。比特幣的總發行量是固定的,投資人可以透過複雜的電腦運算去挖掘 (mined) 新的比特幣,目前市場上流通的比特幣數量約為 1,600 萬單位,總市值大約為 400 億美元,而理論上的比特幣總數量為 2,100 萬單位,估計大約在 2140 年之前剩下的比特幣也都會被挖掘出來。自從比特幣一開始問世之後,看衰比特幣的論點就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因為這種新型態的貨幣對於人們來說存在太多的問號,人們不知道怎麼去衡量這種貨幣的價值,加上比特幣經常都被媒體形容成是販毒 、 洗錢 、 金融詐騙等人使用的工具,造成很多人想到比特幣就會想到這些不法的行為,形象自然很難跟一般的貨幣甚至黃金來相提並論了。 但隨著數位貨幣價格不斷的攀升,加上越來越多不同的數位貨幣被創造出來(下圖所示),一些財經專家也開始反思這種數位貨幣是不是有可能真的在未來會有一席之地。例如財經部落格 The Irrelevant Investor 的版主在本月份的 一篇文章 就說到: “ 如果你一年...

現在該是你忽略媒體個股建議的時候了

圖片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 , 媒體總是會有許多投資建議 , 列出許多 " 專家 " 看好的股票 , 作為投資人在 2017 年時的投資參考 , 個股的訊息總是充斥在各種媒體上 , 更不用說電視上眾多的股市老師節目 , 講的好像挑選個股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 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 但真是這樣嗎 ? 投資人別被這些假象所騙了 , 知名財經部落格 A Wealth of Common Sense 的一篇文章就提到 , 在投資決策中 , 從最困難的到相對比較容易的 , 分別為 : 1. 挑選出表現最好的股票 2. 挑選出表現最好的類股 3. 挑選出表現最好的類型 ( 例如小型股 , 成長股 ... 等等 ) 4. 挑選出表現最好的國家 5. 挑選出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 ( 例如股票 , 債券 , 黃金 ... 等等 ) 上面每一個其實都是很困難的 , 而挑選出表現最好的股票更是所有之中最為困難的 ,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國外的財經專家都建議 , 大多數的散戶投資人並不需要也不應該去投資個股 , 你可能會說 : 我知道挑選個股很困難 , 所以我需要去參考媒體上的建議啊 ! 但這是聰明的做法嗎 ?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 , 標題為 : 現在該是你忽略媒體個股建議的時候了 (It’s Time to Ignore Advice About Which Stocks to Buy in 2017), 文章中提到 , 當你參考這些個股投資建議的時候 , 應該再多想一想 , 為什麼呢 ? 原因很簡單 , 通常這些個股的建議 , 其投資表現往往反而比大盤還差 , 文章中列出去年 2016 年幾家主要媒體的個股投資建議 , 包括 Forbes, Barron's, CNBC 等等 , 發現同樣都表現得比大盤差 ! 下次當你想要投資個股時 , 特別是看到媒體的推薦 , 有衝動想要進場投資時 , 再多想一想 , 因為通常結果都會不如預期 !

關於2017年的金融市場預測你只需要看這一篇

圖片
圖片:Unsplash " 所有做預測的人都可被歸為兩種類型 , 一類的人不知道未來會如何變化 , 另外一類的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未來會如何變化 " --- 美國經濟學家 約翰 · 加爾布雷斯 又到了歲末年終的時候 , 各家金融機構正忙著準備發表對於明年度的金融市場預測 , 但各家的預測都不相同甚至有些差異很大 , 那怎麼辦呢 ? 該相信哪一個呢 ? 不用擔心 , 這裡分享一個最準確的市場預測 , 關於 2017 年的金融市場 , 你只要看這個預測就可以了 , 這是知名財經部落格 The Big Picture 作者所發表的 2017 年預測 , 作者說他保證準確度接近 100%, 我們現在就來看一下他的預測 : 道瓊指數 : 完全不知道會如何變化 S&P500 指數 : 你在跟我講話嗎 ? 美國 10 年期公債 : 完全猜不出來 通貨膨脹 : 我保證會有一些 ” 膨脹 ” GDP: G 會比較多 ,D 會比較少 失業率 : 是的,我們會有一些人失業 聯邦準備利率 : 我想到的是紫色 原油 : 很滑 房地產市場 : 大部分是晴天,有時候午後會有陣雨 黃金 : 很閃亮 新興市場 : 將會看到它的影子 中國經濟成長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畫 歐洲央行利率 : 嗯,很有趣 歐洲各國公債 : $%^&*! 英國會脫離歐盟嗎 : 可能會 安倍經濟學跟日本 : Domo Arigato( 謝謝你 ) 2017 年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 : 可能性與機率這兩個名詞的意義是不同的 川普會連任成功嗎 : 這個問題不重要 以上就是作者對於 2017 年的預測 , 看完你一定會想 : 這是什麼鬼 ? 有講跟沒有講不是一樣 ? 沒錯 , 其實這正是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 , 人們都喜歡看到明確的預測 , 例如 : 明年底美國道瓊指數將漲到 25,000 點 , 或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將上升到 3.5%.... 等等 , 這類很明確的預測是人們想要的 , 投資人認為這種預測就如同大海中的明燈一樣 , 指引著投資的方向 , 但其實這是投資人自己的幻想 , 實際上在金融市場中 , 越明確的預測反而是越不可信的 , 預測的明確度與其可信度之間是成反比...

小心,狼(又一次)來了!

圖片
圖片:Unsplash 2015 年 , 財經專欄作家 Paul Farrell 說 :2016 年股市將崩盤 , 現在時間進入倒數計時 ! 2016 年 1 月 , 英國 RBS 銀行說 : 金融風暴即將來襲 , 賣掉你所有的東西 , 快逃 ! 2016 年 3 月 , 富爸爸作者說 : 我在 2002 年出版的書中就已經預測到 2016 年金融市場會發生大災難 , 投資人除了買黃金避險之外 , 沒有別的躲避方法 , 現在這個預言即將成真了 ! 現在 2016 年即將結束了 , 股市不僅沒有崩盤還屢創新高 , 不過 , 沒關係 , 狼又來了 , 市場永遠都會有 " 好心 " 人提醒你 , 快逃吧 ! 因為 2017 年股市 ( 又 ) 將崩盤 投資專家 Jim Rogers: 一場大金融災難即將到來 , 數百萬美國人將會一貧如洗 ! 末日博士 Mark Faber 近日在媒體上說 : 投資人正坐在鐵達尼號上面 , 股市即將面臨一場大災難 , 而且這次的下跌會是史上最嚴重的一次 ! 經濟學家 Andrew Smithers 警告 : 現在美國股市的價格已經是超出合理價格的 80%, 過去歷史上只有兩次曾經發生類似的情況 , 分別是在 1929 年與 1999 年 , 而我們都清楚之後的結果 , 分別下跌了 89% 與 50%! 2017 年股市會不會出現大崩盤 , 不知道 ? 誰也不敢保證一定不會發生 , 但這問題就像是 , 台灣 2017 年會不會發生 7 級以上的大地震 ? 誰也不敢保證一定不會發生 , 大地震隨時都可能會發生 , 要完全避免碰到大地震的唯一方法就是搬到沒有地震的地方去住 , 而不是去猜地震何時會發生 ? 同樣的 , 要避免碰到金融大風暴的唯一方法就是完全都不要投資 , 如果你不會因為有人說 , 台灣即將發生大地震就急忙的搬離台灣 , 那麼你也不應該因為有人說股市將大崩盤就急忙逃離 , 平時就做好隨時都可能發生大地震 ( 或股市大跌 ) 的準備才是最好的應變方法 !

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

圖片
長期看 " 副總裁的理財日誌 "部落格 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 , 我是非常反對非專業投資機構的個人去做外匯投機交易的 , 下次當有人再建議你做外匯投機交易時 , 先想想這張圖再做決定吧 ! I just love this chart.